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大國重器32年“出海記”


11月26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盛會——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時隔4年隆重開幕,吸引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家參展商。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徐工集團1.2萬平方米的展區為展會最大,猶如一片“鋼鐵森林”,眾多新產品、新技術重裝亮相,向世人展示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

1992年,德國慕尼黑寶馬展上,徐工集團代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首次參展,第一次將五星紅旗升起在世界級工程機械展會現場。

1992年,在被稱為國際工程機械“奧林匹克”的德國慕尼黑寶馬展上,徐工集團代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首次參展,第一次將五星紅旗升起在世界級工程機械展會現場。當年的參展照片顯示,9平方米的展區里,“家當”僅有一些資料和幾塊貼有產品圖片的展板。時隔32年,“徐工人”在世界工程機械盛會上與首次參展時的照片再同框,記錄下大國重器“出海”的又一時刻。

跨越32年,徐工已從當年德國寶馬展上的“無名小卒”變身為“行業巨頭”。

多款“全球之最”亮相展會

本屆展會33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全球展商“鉚足勁”同臺比拼。在徐工展區,礦卡開啟無人駕駛模式,展現“智慧魔法”;科幻感十足的流浪地球IP展廳,再現徐工跨界出圈的風采。記者放眼望去,一架架鋼鐵巨臂伸向天空,一臺臺“巨無霸”車輛震撼登場,110款整機、73款零部件全方位展示徐工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轉型方面的新成就。

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現場。

徐工集團參展產品。

“一鏟子下去,居然能裝11噸貨物!”展會現場,全球最大的XC9108-EV純電動裝載機引得觀眾注目。這個自重近50噸的設備應用徐工獨創的電機直驅專利技術,充滿電只需1小時,平均續航時間8小時,整機能耗降低70%以上、效率提升20%以上。徐工裝載機械研究院中型裝載機研究所副所長翟跟利介紹,此次帶來10款機型,其中6款是新能源產品。“新能源機型可以完全替代燃油款,實現零排放。算下來,5噸重的純電動裝載機每年平均工作3000小時,每小時電費相比油費可節省100元,8年的生命周期可為客戶節約成本超200萬元。”

全球最大噸位旋挖鉆,成孔直徑最大可達8米;全球最大噸位電驅水平定向鉆機,最長拖管距離5000米,行業第一;全球最大攤鋪機,抗扭轉性能行業最強……除了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裝載機,徐工此次還帶來多款“全球之最”產品。“太震撼了!徐工的產品是世界上最好的一類,我們以后的合作會更加緊密。”土耳其客戶吉姆豎起大拇指點贊,他在來上海參加展會前專門到徐工考察,最終訂下500萬美元的產品。

展會上,徐工青山印尼新能源工程機械制造項目簽約儀式、電動礦山機械出口最大單簽約儀式、“數智空間站”啟航等一系列活動舉行,徐工“出海”再添新成果。

篳路藍縷終于有名有位

回憶起32年前徐工代表中國制造的那場“首秀”,去年退休的徐工進出口公司亞太區原市場總監馬中一感慨萬千。“9平方米的室內攤位,‘徐工人’擺了點資料和圖片展板,由此開創了工程機械‘走出去’的先河。”他笑道,聽回來的同事介紹,這是德國寶馬展自1954年創辦以來首次出現中國參展商,在當地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外國人看到中國品牌既好奇又驚奇,紛紛前去圍觀。

1998年,徐工集團在德國寶馬展的展位。

由此,徐工集團與德國寶馬展結下不解之緣。1998年,徐工第三次參展時的展位面積變成60平方米,集團還帶去一臺裝載機和一臺壓路機,這也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首次以實物產品參加展出。

拓展海外市場35載,馬中一的足跡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在近些年,徐工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工程機械最大的市場——亞太地區進行全面布局。憑借“逢單必爭”的精神和越來越先進的產品,馬中一和團隊不斷趕超歐美同行,讓徐工在此區域取得產品出口額行業第一的成績。

當年,“徐工人”帶著產品闖世界,外國客商不相信中國也能生產工程機械,常誤以為他們是日本人;如今,徐工的產品已出口到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總額和海外收入均保持行業領先。回顧發展,徐工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行業第一陣營,主要指標連續35年始終穩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1位,近些年還上榜《財富》中國企業500強、福布斯出海企業30強。

接續奮斗向中高端邁進

“記得剛出國時,我們介紹這是中國最好的工程機械品牌,別人卻說不知道徐工是干啥的。我當時非常沮喪,臉上真有點掛不住。”徐工機械副總裁劉建森說。

作為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的重要展會,上海寶馬展也是企業展現最前沿技術和產品的舞臺。在與全球同行的比拼中,徐工已從32年前德國寶馬展上的“無名小卒”發展為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不僅在多個領域脫穎而出,更展現出一條越走越寬廣的國際化之路。

外國友人在觀摩徐工參展產品。

“產品‘走出去’是第一階段,在當地建立公司實現‘走進去’是第二階段,如今用好資金、技術、服務等實現高質量發展‘走上去’是第三階段。”劉建森表示,涵蓋“研產供銷服融”的全價值鏈“出海”,展現的既是徐工的“硬實力”,也是“軟實力”。

今年6月,徐工海外全資實施的首個制造基地——巴西基地迎來正式投產十周年,累計生產設備已超過兩萬臺。徐工還創辦徐工巴西銀行,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對應的金融產品,進一步促進跨境業務發展。近年來,徐工摸索出產品出口、海外建廠、跨國并購和全球協同研發的“四位一體”國際化發展模式,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制造名片”。

“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徐工視察時指出‘瞄準國際標準提高發展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徐工人’牢記囑托,在技術研發上不斷突破。”徐工起重機械研究院全地面起重機研究所總體室主任李長青對技術很有信心。他介紹,現在的產品全都用上新一代的G2技術平臺,僅節能效果就提升20%到30%。

徐工集團1.2萬平方米的展區為展會最大,猶如一片“鋼鐵森林”。

更讓李長青驕傲的是,今年新推出的“全球第一吊”——XCA4000輪式起重機在上海寶馬展上一經亮相便廣受關注,“這臺機器見證了我國起重機從5噸起步到4000噸的突破跨越。1963年3月,中國首臺自主設計制造的Q51型汽車起重機試制成功,中國工程起重機由此發端。”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讓大國重器邁向中高端,也走向全世界。“現在,如果有人不認識徐工的標識,就一定不是我們行業內的人。”劉建森自豪地說,“在上海的展示是對我們過去幾年整個研發生產的大檢閱,也是對全球客戶誠心誠意的呈現。我們會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地走下去。”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策 劃:田梅 成崗

統 籌:肖勇 涂珂

文 字:王巖

攝 影:肖勇

攝 像:王詩宇 曹凱琪

剪 輯:魏林娜

AI生成:王詩宇

美 編:朱麗

翻 譯:劉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