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間按上智慧大腦,實體產線1:1模擬成數字場景,利用VR技術進行遠程焊接……這些聽起來超現實的科幻場景已在常州成為現實。
當前,常州企業正深度推進“智改數轉網聯”,5G、VR、AI等新技術、新應用被引入各個制造環節,助力企業插上新質翅膀激發全新可能。
5G賦能工廠“換腦”
工廠生產也有“管家Siri”
如今,市面上的智能設備都標配智能助手,如Siri、小度、小愛同學等等。在常州,不少制造企業也裝上了智能管家。
在江蘇江南精密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5G綜合平臺中控室內,LED監控屏實時跳動著數字、圖片、視頻等各類信息。工作人員就像玩模擬城市游戲一樣,可以隨時查看各點位的運行情況。
“以前,內部生產情況不透明,24小時運轉的機器一旦故障停機維修,至少損失10萬元。”江南精密生產總監吳偉健表示,“現在,哪臺設備有故障,哪個工位效率低一目了然,方便直接分析、高效決策。”
VR眼鏡成為帶教導師
在江南精密的培訓室里,操作工唐志春戴上VR眼鏡,用時1分25秒,遠程模擬了點位上的全自動焊接。“VR數字技術融入實操教學、操作測驗,結合理論考試打分,幫助我們減少操作失誤。”唐志春說。
5G技術為工廠提供了設備高效連接與數據實時傳輸的能力,不僅提升了企業生產效益,更為人才培養提供多樣選擇。
常州正不斷夯實“智改數轉網聯”基礎支撐。截至目前,累計建成5G基站2.17萬座,培育省級5G工廠5個,國家級12個,5G創新應用正賦能千行百業,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智能設備帶動智造升級
產品零件坐上“蘿卜快跑”
取貨、裝貨、運輸、卸貨……在博瑞電力的智能存儲料倉,各種AGV小車不需要專人操控,就能拿取指定產品,沿著既定路線將產品送達。
為了提升產品倉儲和運輸的效率,博瑞電力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配置了潛伏式、叉車式、叉取背負式等不同形式的AGV小車,為產品打上無人駕駛的“蘿卜快跑”。
機器人的“爸爸”也是機器人
在遨博智能(江蘇)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新廠區,我們還可以見證“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奇妙場景——整齊的動作、高效的作業,協作機器人精準有序地安裝涂膠機器人。這些涂膠機器人下線后,將應用于汽車變速箱、車門、車窗等產品的涂膠場景。
企業工藝和生產部高級經理吳剛介紹,用機器人造機器人,這樣的自我生產數字化產線基本實現全自動化,相比于人工能提高效率約300%,精密性也更好。
常州聚焦十大產業鏈,以場景化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近兩年,全市新增國家級智能工廠3個、省級智能工廠41個、省級智能車間155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免費“醫生”助力企業轉型
在北汽重卡商用車基地總裝車間,一輛輛重型卡車在機器人的組裝下有序下線。這是商用車行業全球首個數字孿生智慧工廠,配備了上百套智能裝備,實現了制造全流程的數據采集。
數字孿生車間是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建造出一座虛擬工廠,與實體工廠共同完成車輛從生產到下線的全流程,進一步實現智能化與高效能。
北汽重卡投入1.2億進行數字化建設,實現單車成本降低20%、質量提升22%,交付滿意度達100%。
數字孿生工廠的成功,少不了免費診斷服務的助力。江蘇長江智能制造研究院作為首批服務商,為北汽重卡提供咨詢服務,在數字化方案、可視化監控、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供診斷建議。
“通過政府提供的平臺,我們把設備、技術更好地服務給企業。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服務超170家常州企業,集中在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等行業。”江蘇長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潘艷飛表示。
近年來,常州聚焦產業發展實際,以實施“十鏈突破、百企領航、千景應用”工程為抓手,為超7000家企業提供診斷服務,培育各類標桿示范近600個,其中規上企業診斷全覆蓋,打造典型應用場景超1500個。
“乘”數而上,“加”數發展。常州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發力人工智能充沛服務資源,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制造業新質生產力動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