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南京12月2日電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加快建設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為了搶占產業發展先機,江蘇省邳州市聚焦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碳基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產業強市的轉變,對縣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借鑒意義。
“邳州是種大蒜、栽銀杏的地方,如何與高新技術產業結緣?”2010年,GDP不足400億元的邳州決心“從零開始”,走工業立市的發展之路。通過精準招引發展一批高附加值產業,邳州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產業強市的華麗轉型,2020年首次邁入千億縣。在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碳基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一批頂尖人才與知名企業紛至沓來,構筑了涵蓋設計、研發、制造等多環節的完整產業鏈,自主研發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23年,邳州位居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33位。
人才集聚為產業成長“播種”
“有什么樣的人才,就能發展什么樣的產業。”邳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宋永說。從昔日的“炒貨之鄉”到如今的“產業強市”,邳州的轉變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近年來,邳州通過精準引進和培養各類高素質人才,在多個領域實現了產才融合,促進了產業的全面創新升級和快速發展。
堅定信心引進領軍人才,驅動產業生根集聚。“千軍不易得,一將更難求”。十多年前,邳州就瞄準多個前沿領域,全力引進具有深厚學術背景和豐富產業化經驗的領軍人才。宋永介紹,自2014年起,邳州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承接產業轉移辦公室,整合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量,組成“雙招雙引”專業團隊,力求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在生態家居領域,邳州本土品牌盛和木業攜手李堅院士團隊,突破技術壁壘,研發高性能實木復合地板,成功進軍歐美市場。
在高分子材料及綠色循環利用領域,江昕科技董事長、“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王明江攜北京化工大學“973”首席科學家團隊,成功研發載重型免充氣空心輪胎關鍵技術,填補國際空白,獲批國內外專利300余項,產品銷往66個國家(地區),入選國家單項冠軍企業。
半導體領域,邳州也匯聚了一批如許開東等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助力魯汶儀器等59家半導體企業落地,同時也促進了光刻、設備、顯示等5條特色產業鏈布局完善,實現了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產業的快速增長。
近日,邳州還印發《深入實施“才富邳州計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政策》提出,重點圍繞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加大對能夠引領科技創新、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科技領軍人才(團隊)支持力度,創業類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綜合資助,創新類項目最高給予3000萬元綜合資助。
培育本土化核心人才,提升產業競爭力。產業發展既需要領軍人才,也需要企業骨干人才這個“百夫長”。針對人才短缺的發展瓶頸,邳州采用了“引進+培養”的雙軌并行模式,強化本土化人才儲備。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自2017年起,邳州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攜手開辦了“集成電路工程研修班(邳州)”,著手構建本土卓越工程師隊伍。目前,已舉辦三期研修班,共培養本土卓越工程師600余名。學員完成碩士學業后,可獲得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頒發的結業證書,并在邳州半導體企業就業時享受碩士研究生待遇。邳州還實施定向使用、跟蹤管理機制,確保學員技能可以與企業需求對接,如魯汶儀器半數研發人員出自研修班,已提交近600項專利。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方面,邳州打造“定制工匠”基地,并與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分別簽署“定制工匠”培養協議,邀請高校教師進行焊工理論、現場圖紙繪制等開班授課,為企業輸送了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
此外,邳州還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已培養本土產業人才超1000人。
優化人才服務,構建宜居宜業環境。與發達地區相比,邳州在資金和政策上不占優勢,唯有在人才發展環境上做文章。為吸引并留住頂尖人才,邳州建立了包含商務、經發、金融、開發園區等多部門在內的聯席會議機制,并實施“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建設人才服務中心,為引進人才提供涵蓋住房安置、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個性化服務,以及政策咨詢、項目申報、融資協助等一站式業務支持,全面消除他們在廠房建設、團隊建設、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后顧之憂,確保人才在邳州安居樂業。
為了加大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力度,邳州實施產業骨干人才培養專項,每年從主導和未來產業中遴選一批重點培養對象,給予每月1000元培養補助。
邳州還注重營造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良好氛圍,通過舉辦人才政策推介會、表彰大會、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有效激發人才的創新潛能與創造活力,顯著增強人才的歸屬感與滿意度,為邳州主導產業的持續繁榮與發展筑牢根基保障。
產業集聚為人才創業“筑巢”
產業發展好了,人才才愿意來。加速新質生產力形成,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的資源投入不可或缺。邳州精心布局碳基新材料、綠色食品、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生態家居、節能環保以及高端裝備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建強產業鏈和做優產業發展生態,讓人才能創業、創好業。目前,邳州已成功吸引1名諾獎得主、2名院士及眾多國家級重大人才,實現了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動。
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促進企業抱團發展。邳州在多個產業領域均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為人才項目落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為推動傳統的煤化工產業向碳基新材料產業轉變,邳州召集了做煤焦油、甲醇等焦化副產加工的下游企業。管網相連,助推產業轉型。僅用五年時間,邳州就形成了上下游貫通、左右端協同的碳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綠色發展模式成效顯著。目前,邳州正致力于將該產業打造成中國焦化行業體系最完備、經濟效益最好、社會環保效益最優的500億級產業集群,預計2024年實現工業開票200億元。
設立多元創投基金,引導資金精準灌溉。產業培育初期耗資巨大,需持續的資金支持。針對部分創業項目落地融資難問題,邳州專門成立“才富邳州”產業引導基金,給予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1000萬元至3000萬元股權投資,同步提供技術、管理、人才、市場等多方面的支持,將人才初創企業“扶上馬送一程”。此外,與“彭城英才”創業基金聯合成立企業種子基金,重點支持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發展潛力好的領軍型人才企業,最高提供3000萬元股權投資。
邳州還利用省級人才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人才企業提供最高1500萬元“人才貸”,通過提供無息貸款、租金補貼等政策,降低創業門檻,激勵人才在邳州創辦半導體相關企業,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打造多元創新孵化載體,護航科技成果研發轉化。為了提升產業創新力與競爭力,邳州積極打造創新載體平臺,建設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光刻材料研發中心、半導體科技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字號”園區平臺和科創平臺,木制品家具檢驗檢測中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國字號”服務平臺,吸引人才和項目入駐,促進產學研用融合。“我們還將錨定光刻材料前沿技術,啟動建設省級光刻材料重點實驗室,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聯合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邳州首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邳州市科技局局長戴丹說。
做好產才融合打造產業強市的后半篇文章
通過“引進一個人才、打造一個團隊、帶動一個企業”的創新實踐,邳州成功推動了包括半導體、碳基新材料在內的高附加值產業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性飛躍。在此基礎上,錨定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等關鍵要素,全方位集聚產、學、研、金等資源,促使這些產業由初具規模向優質高效邁進,實現了從有到優的良性發展。如今,這些產業已成為邳州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引擎。未來,邳州將針對各主導產業面臨的關鍵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做好產才融合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的后半篇文章。
打造多元創新高地,構建核心產業生態圈。邳州正加速推進東湖創新生態區建設,規劃專家公寓、科創中心、孵化器等設施,為產業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生活和工作服務。這里將成為邳州產業人才聚集的洼地,也是創新成果轉化的高地,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邳州提出,落戶在北上廣深等地、工作在邳州且承擔生產研發重要任務的技術人才,享受與在邳人才同等政策,切實鼓勵企業發揮引才主體作用,為企業引才提供新路徑、新辦法,打消人才到邳州工作后顧之憂,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有效破解邳州半導體產業發展中的人才和技術瓶頸。
強化產學研合作,培養產業復合型人才。邳州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圍繞六大主導產業的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設立研究項目。通過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為邳州主導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同時,探索建立產業人才庫和職業發展通道,為人才提供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和晉升機會。(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新華社江蘇分社聯合調研組,執筆:余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