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南京12月6日電 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連云港東??h因水晶儲量大、純度高聞名于世。但東海的國家級非遺水晶雕刻并不滿足于“靠山吃山”,而是緊跟市場發展趨勢,探尋非遺開發式保護新途徑,通過強化人才培養形成傳承梯隊,不斷夯實水晶制作、銷售、科普、展覽各環節軟硬件支持力度,注重市場邏輯、社會參與,在傳承保護弘揚的同時,把小小的水晶發展成為富民大產業。
強化人才培養 形成傳承矩陣
天然水晶的形成需要極為特殊的地理條件。地處西郯廬大斷裂與海泗斷裂之間的東海縣,曾是海路交界地帶,地殼運動和巖漿侵入,造成了深部巖石的變質和熔融,令這里出產的水晶蘊藏量大、質地純正,素有“東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譽。
坐擁天然寶藏,東海早早開啟水晶加工利用之路。西漢時肇始的水晶雕刻,于明、清至民國時期趨于成熟、盛行。2021年,東海水晶雕刻入選國家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水晶雕刻已然成為東海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我們堅持以高起點規劃推動水晶雕刻文化傳承發展,通過開展非遺調查、建立非遺傳承機制、加強非遺宣傳推廣等措施,不斷完善非遺名錄體系,壯大傳承隊伍,提高市民對非遺的認知和保護意識?!睎|??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科教創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陳芳說。
(圖為水晶雕刻師在制作水晶工藝品)
非遺傳承保護弘揚,關鍵在人。如何打造人才梯隊成為東海的“先手棋”。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水晶雕刻源于玉雕、木雕,在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序列中,還沒有專門的類別。圍繞水晶雕刻人才評定這一難題,東海連續舉辦水晶雕刻大賽,“以賽代評”挖掘人才,并制定《水晶雕刻人才技能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與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發布《水晶雕刻人才A-D分級評定名錄》,為人才成長打開通道。與此同時,東海創新實施“名師帶徒”和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水晶雕刻人才梯隊,建成水晶技能培訓學校,每年培養水晶創意設計、市場營銷等各類人才1500余人。
“70后”的陳旭輝是一位水晶雕刻大師,1994年就開始學習水晶雕刻技藝的他,已在水晶行業摸爬滾打30年,不單自身獲獎無數,還為東海水晶行業培養并輸送了大批人才?!斑B云港的人才政策不僅為我們帶來榮譽和資金支持,也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的機會,讓我們掌握更多的技能開拓業務?!标愋褫x說。如今,他帶出的“00后”徒弟張浩宇,在18歲時就獲得連云港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創辦的恒達珠寶雕刻非遺工坊入選江蘇省首批江蘇省級非遺工坊。
據悉,東??h已培育水晶雕刻師1.2萬人,年產500萬件水晶雕刻工藝品。東海水晶雕刻作品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獎項40余項,省級獎項90多項。
軟硬件協同發力 打通市場化通道
實踐證明,一項非遺技藝若想獲得較強生命力,找到一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路徑是關鍵。
“東海水晶雕刻技藝主要利用天然水晶豐富的包裹體特點,采用借景、借色、借形等手法,通過圓雕、浮雕、透雕、反雕、陰雕、陽雕等多種雕刻技法,結合使用局部噴砂、鑲嵌點綴及光影效果等技藝,創作出各種不同藝術效果的精美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特征?!睎|海文旅集團黨委委員劉思遠說。
多位受訪者表示,參考鉆石等珠寶產業的發展路徑,文化、藝術的融入是增加產業附加值的重要一環,但非遺藝人往往懂技藝不懂市場,如何將不同人才集聚起來發揮化合作用是關鍵。
近年來,東海優化升級“水晶人才政策10條”,單列2000萬元水晶產業人才預算經費,持續吸引國內外大師來此成立“大師工作室”,從水晶雕刻藝術品創作的源頭,提升活力和創造力。“相比玉石,水晶質地更硬,也更易碎,需要沉下心,耐耐心心雕刻?!睎|海水晶玉石雕刻藝術家協會會長張玉成說,東海當地良好的創新氛圍和產業基礎,吸引他從外地來到這里。
目前,東?!耙皇乱蛔h”招引25名大師落戶東海,建立水晶名人工作室9個。
打造“軟生態”的同時,東海著力構建“水晶城-水晶博物館-東海水晶雕刻非遺館-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水晶加工產業園-直播電商產業園”為核心的“一城二館三園”的“硬骨骼”,逐步完善中國東海水晶小鎮、曲陽水晶街區、水晶集市等一批公共生態展示空間和保護主體,為東海水晶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傳播推廣提供高層次呈現平臺的同時,強化人才資源集聚,融入市場邏輯,打造良性生態。
記者在東??吹?,印著直播超市、電商培訓的門店比比皆是,這里已經形成了涵蓋原料采購、文化創意、設計加工、展示收藏、專業市場、電商平臺、包裝物流的水晶產業鏈,高度的市場化分工,讓東海成為吸引不同人群集聚的創新創業之地。
據統計,東海水晶產業從業人數已接近30萬人,擁有相關企業3400多家,是世界水晶原料集散地和水晶雕刻藝術品貿易中心。
插上網絡翅膀 走向全球市場
記者在全球規模領先的水晶交易市場——東海水晶城看到,這里既有銷售大件水晶、精品水晶雕刻的門店,還有不少類似于超市的門店。它們之中常常有主播穿行期間,仔細一聽,他們嘴里說的不只有“元”還有“dollar(美元)”。
“網絡直播打開了水晶銷售的新渠道,如今跨境電商更是助力一幫年輕人將水晶制品賣向全球。”從事了30多年水晶生意的楊東生說。
據悉,自上世紀下半葉,水晶被國家列為稀少特種非金屬礦產品,禁止個人開采和買賣以來,東海人便走上了一條“買全球、賣全球”的發展道路,水晶雕刻也進一步融入市場之變。如今,東海已形成2萬人的“淘晶大軍”,奔波于世界各個水晶產地。2016年,東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水晶之都”稱號。面向全球的“淘晶”網絡,不僅為東海水晶雕刻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原料,更帶來了全球商機。
“水晶在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需求量極大,倒逼我們不斷創新設計,提升工作效率?!苯K捷晶水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洋洋說。
抓住電商發展新趨勢,近年來東海先后建設珠寶玉石檢測中心、跨境電商交易中心等服務平臺,打通產業發展堵點,為投身于水晶產業的個人和企業搭平臺、做服務。
“從物流到網絡再到通關服務,東海都能快速找到解決方案,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助力企業快速成長?!苯K晶易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智說。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網絡而來的不僅僅有訂單,更有新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在東??h至善坊水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互聯網將遠在一線城市的珠寶設計師“請”到東海?!巴ㄟ^反向定制,我們產品更新快、爆款多,我們正在內部孵化更多小團隊,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痹摴究偨浝眙敶鸿幷f。
從水晶雕刻技藝傳承保護到結合市場需求創新雕刻內容與形式,從強化軟硬件配套到插上新商業翅膀,東海水晶雕刻非遺技藝不斷釋放出新的活力。今年前三季度,東海縣水晶交易額達348億元,其中電商交易額220億元(含跨境電商37億元)。2023年,全縣人均可支配收入34636元,榮列江蘇2023年度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新華社江蘇分社聯合調研組,執筆: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