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
數字文旅、車聯網、低空管理……省數據局日前正式發布了“2024年江蘇省數字消費創新場景案例集”,50個數字消費創新場景和十大典型場景集中亮相,體現在全國數字消費領域的較高水平,折射出江蘇數字消費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中,很多創新場景正日益展現出為企業精準“選品”,給消費者“定制畫像”的威力。未來,AI為你創造的消費場景,或許“比你更懂你”。
“穿越到大明去搬磚,你來不來?”
一個個文旅類數字消費創新場景,正加速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旅游資源活起來。
“讓你穿越到600年前的大明,去親身參與給建大報恩寺搬磚,你來不來?”南京大明文化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蘇霄向記者推薦了“大報恩寺全真互聯元宇宙博物館”場景。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是全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廟遺址博物館。該場景通過端云協同、數字孿生、AI多模驅動、XR等技術手段,與文博真實場景聯通,實現虛實結合,打造了全國首個全真互聯元宇宙博物館,讓游客像玩VR游戲一樣,登上新大報恩塔,VR一鍵穿越,在數字世界中一覽古琉璃塔風貌,與歷史人物對話互動。
數字創新場景,最神奇之處在于“無中生有”。在一個普通的房間里,戴上VR眼鏡,就能瞬間穿越到古埃及。江蘇賦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探秘金字塔》文旅場景,主打科幻與沉浸式路線,并提供多種體驗版本,其中超大版本可支持100人以上同時體驗。公司模擬器事業部總經理陸黃燕介紹,公司還研發出“超能空間”球幕飛行影院,憑借六軸懸空旋轉座艙、裸眼3D技術以及360度全景視角,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虛擬現實。目前,公司的數字文旅沉浸交互體驗產品已在浙江、廣州、北京、湖南等多地的景區、商業綜合體進行了創新示范應用,預計今年營收在5000萬元左右。
溧陽市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也是長三角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很多游客只聽說過天目湖和南山竹海,卻不知道溧陽!”溧陽市數據局副局長黃黎明說,從痛點入手,2023年底,溧陽推出智慧旅游總入口平臺“有時溧陽”,覆蓋8大品類、超300家景點景區商戶、1100個產品,實現“最懂溧陽,最懂消費,最懂用戶”的智慧旅游。圍繞用戶行為偏好“畫像”,個性化定制用戶出游場景。住宿、餐飲、景區可一鍵預約下單,刷碼刷證暢游。
無人化場景,帶來更人性化的體驗
打開手機APP,查詢路線;駕車出行,導航軟件能讀秒提示紅綠燈倒計時;擁擠路段,共享單車系統可推薦停車點位……在江蘇各地,一輛輛越來越“聰明”的汽車,一條條越來越“智慧”的道路,一個個面向未來的場景,將深度改變著人們的出行體驗。
無人駕駛短途巴士、智能垃圾清掃車……會給城市帶來怎樣的改變?答案在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展示中心里都能找到。中心工作人員胡笑添告訴記者,中心全域覆蓋無錫錫東新城45平方公里范圍內,255個智能化點位以及15類應用場景。記者在展廳周圍的開放測試道路上,也實際體驗了無人駕駛的接駁小巴。車聯網智能管理系統,還包括無人駕駛清掃車、行人過街警示系統、公共道路監測及智能路況感知系統等等。車聯網智能管理系統立體打造“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托舉人們智慧出行及生產生活。
“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物流配送成本最高的環節,也是自動駕駛最具潛力的落地場景之一。在創新場景案例集里,有這樣一個項目——“京東物流的智能無人物流配送”。如今,在宿遷市宿豫區,貨物配送已逐步由無人快遞車來取代。京東物流已在當地投入近30臺無人快遞車,根據指定路線自主運行、配送。尤其針對“快遞下鄉”偏、遠、散的難題,無人快遞車隨時發、隨時跑,每趟車能送600至800件快遞,派件在1小時左右完成,破解了偏遠鄉村快遞“最后一公里”老大難問題。
暢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雙向渠道,海安市開發了“尋味”助民消費平臺,每個村的益農信息員把農戶的農產品進行線上銷售,根據訂單,組織村民配貨、包裝好,寄存在村郵驛站。快遞員收到包裹信息后,按規定時間把農產品攬收配送到城區。市民憑短信到家門口的生鮮驛站取貨。平臺已建成生鮮驛站和村郵驛站89個,開發自提點96個,入駐商戶416家,上架農產品 4521種,用戶數達16萬人,既解決了農民賣菜難,也把優質農產品快速送上市民餐桌,被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部門聯合表彰,并在全省推廣。
“忙碌”的低空,用好更要管好
低空經濟是今年最火熱的關鍵詞之一,各地紛紛進軍低空經濟,搶占這一“藍海市場”。
由鎮江市數據局申報的低空飛行應用平臺“大棕熊飛機+N”從全省數十個低空場景項目中脫穎而出,獲評2024年江蘇省數字消費創新場景。
“大棕熊”飛上天,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新體驗?基于工業級市場和個人消費類兩個領域,把低空經濟同教育、巡檢、攝影相結合,開設中小學生暑期航空科普夏令營,開展電網布線前期勘探,同時在海南布局低飛航攝,利用飛機搭載航攝相機對地成像,業務飛行量已在全國通航圈排名前十。
直飛云端的“千里眼”,還能有效填補人眼的盲區。“百米高的‘云上’工地安全,我們怎么管?”泰州市建筑安全監督站的相關負責人,作為用戶單位代表,對數字消費創新場景——泰州“城市級無人機服務平臺”項目贊不絕口。傳統建筑工程巡查中,遇到高層建筑或地形復雜區域,巡查難度大、效率低,且人員易有安全風險。該項目對泰州市本級存量政務無人機實施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和高效運維。無人機攜帶的高變焦攝像鏡頭,可躍升至120米高空,清晰辨識每個施工人員是否規范佩戴安全繩,并迅速制止違規作業行為。今年4月以來,項目對泰州市直14個在建、受控的重點工程,累計飛行41批次,發現問題102個,很好保障了重大項目的施工安全。
各地的低空越來越忙碌,也給空中管理造成很大難度,但也帶來了巨大市場機遇。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是依托國家空管飛行流量管理技術重點實驗室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交通研究中心設立的新型研發機構。該院自主研發的“智慧低空空域服務管理平臺”,通過提供低空空域規劃與管理、低空飛行活動管理、低空飛行態勢監控等功能,目前,已在南京、蘇州等地部署應用,保障低空飛行“看得見、管得好”。
要建更要管,場景創新非一日之功
創新消費場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數字消費創新場景,三分靠建設、七分靠運營。黃黎明表示,“有時溧陽”平臺在運營中曾遭遇過兩大“攔路虎”:首先是資金,平臺建設由政府一次性投入,但建設容易運維難,靠政府長期輸血肯定不行,自我造血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其次是人才,互聯網技術更新迭代迅速,怎樣讓平臺始終站在消費市場最前沿,需要一支緊跟時代脈搏的技術和運營團隊。而這都是各地數字消費創新場景亟待破解的共性難題。
省數據局副局長王萬軍表示,進一步培育壯大數字消費新場景,要深化數字技術應用賦能,持續加大數字消費相關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力度,抓住當前數字技術發展的熱點,加強無人駕駛、低空經濟等前沿科技創新,積極開辟數字消費新領域新賽道。優化數字消費良好環境,將提升數字消費納入促消費、惠民生整體工作框架,加強數字消費發展重大問題研究、重大政策謀劃和重大項目調度,健全完善促進數字消費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