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錨定“經濟強”,南京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產業能級快速提升、創新動能不斷增強、開放活力持續迸發——

錨定“經濟強”,南京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

臨近年終,各類評選結果陸續發布:工信部公布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踐案例和特色案例名單,南京2項案例成功上榜;全國城區投資競爭力百強發布,江寧區位列第十;2024年江蘇省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結果出爐,72家寧企上榜,數量全省第一……這一連串好消息,充分展現了南京產業基礎的雄厚、創新動能的澎湃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姿態。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宏偉藍圖;邁進新征程,又賦予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

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74萬億元,較2014年翻了近一番,位居全國十強,人均GDP居省會城市第一,地均GDP居14個特大城市之首,“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高質量發展成為鮮明特征。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南京錨定“經濟強”發展目標,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正依托資源優勢布局新領域新賽道,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夯實先進制造業發展根基,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開辟新領域、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努力使新質生產力成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識,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京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4支“國家隊”引領,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中國首制豪華郵輪、可燃冰開采“藍鯨1號”、第三代核電示范工程“華龍一號”等大國重器及重點工程;北極亞馬爾天然氣項目、卡塔爾足球世界杯體育場館、中俄黑河大橋等“一帶一路”重大項目……這些“龐然大物”身上的關鍵材料,都有來自南鋼的產品。

特鋼強則鋼鐵強。近年來,南鋼聚焦高強度、高韌性、高疲勞、耐候、耐磨、耐腐蝕等高附加值優質特鋼研發生產,是國內首家開發100mm(毫米)世界最厚止裂鋼、5Ni低溫型鋼的企業,超低溫(-196℃)9%鎳鋼、高強耐磨鋼雙雙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特鋼作為新材料領域的突出代表,承擔著為國防軍工、高端制造發展提供高精尖材料的重大使命。近日,南京牽頭的蘇南特鋼材料集群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鋼正是該集群龍頭企業之一。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同步入選“國家隊”的,還有南京參與的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目前,全市已初步構建起以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機載系統制造、地面設備制造、空管系統開發、無人機整機等為重點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體系,規上工業企業超百家。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是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區域根基。加上此前首批入圍的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新型電力(智能電網)集群,截至目前,南京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累計已達4個。在2023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評價中,南京位列第八。

在工信部軟件名城評估中,南京排名全國第四。南京深入推進軟件名城提質升級,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做強做優數字經濟,積極布局發展工業軟件、人工智能、開源、信創等重點領域,新興數字產業集群發展動能不斷增強。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6.5%、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以“國家隊”為引領,南京出臺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智能網聯汽車、工業軟件等產業發展專項政策,為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明確“路線圖”。

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的各類機器人。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 攝

江蘇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的各類機器人。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 攝

人工智能領域,到2026年,力爭引培國內外先進水平基礎大模型1個,打造行業大模型20個以上,可統籌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600億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

機器人領域,到2026年,全市機器人產業總體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自主工業機器人在行業內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機器人+”創新示范應用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國內標桿;

低空經濟領域,到2026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發展超500億元,形成科技特色鮮明、產業規模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力爭低空經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

產業強則經濟強。南京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正聚焦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不斷激發產業活力,加快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推進產業強市行動不斷取得實效。

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11月22日,紫金山實驗室在南京發布全球首款“安全芯”,也是全球首款異構多核擬態MCU芯片。這款被命名為ESC0830的內生安全MCU芯片,是首個在芯片上集成了完整擬態防御架構的處理器芯片,具備一體化、輕量化的未知攻擊感知防御能力,支持納秒級未知攻擊感知時延。

“如果某個系統以前的故障率是10天出一次,裝備這款芯片后,故障率可以降低到1000天出一次。”紫金山實驗室內生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彧說。目前,該芯片正參與國家電網牽頭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并已通過相關驗證,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繼電保護關鍵技術及應用、大型變壓器超高速保護關鍵技術及裝置研制、自適應電網運行方式強時變的緊急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高承載可重構安全穩定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12月7日,南瑞集團15項科技成果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鑒定,14項成果整體國際領先,1項成果核心技術國際領先。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排頭兵”,南瑞集團不斷加強技術攻關,持續鞏固和提升技術、裝備、標準等核心優勢及行業話語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邁上新臺階,為保障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首個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南京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扎實的產業基礎、充足的人才儲備,高校院所、科研人才、科創平臺等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最新發布的《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躋身全球十大科研城市前五。

上月,南京市專精特新“千校萬企”紫金行動走進南京郵電大學,4家優質企業代表與南京郵電大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校企協同創新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通道的重要手段。去年以來,南京堅持開展專精特新“千校萬企”紫金行動,已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成功舉辦多場活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有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群體實現跨越式增長。

最新發布的《南京市構建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實施意見》中,22條“含金量”十足的干貨政策,開啟南京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新階段,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聚勢賦能。

科技成果轉化是整個科技創新發展大鏈條的“最后一公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建好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與對接平臺,梳理發布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兩項清單”,挖掘優質原創成果。同時,支持國家實驗室(基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國重點實驗室重大創新平臺,聯合龍頭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大成果產業化。鼓勵產業園區聯合重大創新平臺,以“平臺+基金+公司+載體”模式,推進平臺成果“沿途下蛋、持續轉化”。

12月11日,《南京工業大學全力支撐我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實施方案(2024—2030年)》發布。南工大科學研究院院長姜岷介紹,學校瞄準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和未來產業等3個領域,打造“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綠色食品”“合成生物”“氫能與新型儲能”等14個創新產業鏈,形成56個關鍵技術攻關清單。

持續放大優勢,南京堅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更好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堅定走好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開放大門廣迎世界賓朋,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

再過幾天,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在南京舉辦,再次吸引全球目光。自2016年以來,這場“世界級”大會已經連續九年“花落”南京。

近年來,南京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市,對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力和吸引力全面增強。

開放的南京,歡迎世界賓朋。比利時J&K戶外休閑用品運營中心項目在高淳區開工,預計2025年8月建成后,將成為比利時嘉頓集團亞洲總部,年產值可達4億元;西班牙MASPV集團新能源總部項目簽約江北新區,將加快光伏發電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在新能源賽道搶占制高點、塑造新優勢……最近一段時間,多個外資項目、總部項目相繼落戶南京。這些項目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也對促進南京產業升級與創新、加強國內外企業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影響。

推動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在更寬領域擴大高水平開放。自2022年12月國務院同意南京等六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南京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取得扎實成效,截至目前,試點104條任務落地率超90%。

隨著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深入推進,南京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創造了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前幾天,來寧參加“跨國企業南京行”活動的重要嘉賓紛紛表示,南京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優勢明顯,十分看好南京未來發展,對持續深化合作充滿信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度對接南京發展戰略,加強互動交流,挖掘合作潛力,拓寬合作領域,努力為南京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梧桐樹茂,鳳凰來棲。12月10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城區投資競爭力(2024)評價結果,江寧區、鼓樓區、棲霞區、秦淮區、建鄴區榜上有名。其中,江寧區位列投資競爭力百強區第十。近年來,江寧區努力營造一流生態環境,吸引一大批內外資企業持續看好江寧、選擇江寧、“加碼”江寧。截至目前,累計有86家世界500強企業的166個項目在江寧“落地開花”。

搶抓機遇、擴大開放,有“服”同享、共贏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產業生態體系,促進跨國公司在南京實現更好發展。”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將發揮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能級優勢,用好“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兩大國家戰略,在跨境服務貿易、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數據安全流動等領域先行先試,不斷擴大制度型開放,讓廣大外商投資更便利,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蓄動能、添活力,為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探路徑、做樣板。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改革活力持續迸發,南京堅持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賦予“經濟強”更多時代內涵,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持續注入強勁動力、書寫嶄新篇章。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