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糧食總產首次突破760億斤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24年糧食產量數據顯示,我省糧食總產連續11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今年首次突破760億斤,達到762億斤。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豐收甚是不易,我省糧食生產情況經歷了一些“風雨”——今年以來,我省多次遭遇惡劣天氣,開年之初就遭遇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在秋糧生產時又遇高溫晴熱、強臺風、低溫陰雨等多輪災害性天氣。糧食產量保持穩定,離不開全省上下嚴守耕地紅線、壓緊壓實目標任務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深入實施。

初冬時節,在鹽城市濱海縣濱海港鎮昌龍家庭農場的田塊里,新出的麥苗密密匝匝,高度已到腳踝。農場主湯昌龍最近正計劃鎮壓,防止小麥長得過高,不能抵御寒冬。從2012年承包100畝土地起,湯昌龍的農場一直實行稻麥輪作,當前規模已擴大至1500畝。“水稻主要種植淮稻5號,畝產約1300斤,小麥畝產也有1200—1300斤,是妥妥的‘噸糧田’。”湯昌龍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和優質稻種的加持。

近年來,我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下了“狠功夫”。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杜永林介紹,我省突出加強農田灌排體系建設,著力提升農田灌溉保證率和排澇降漬能力;持續開展耕地地力建設,協同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測土配方施肥、生態循環農業、有機肥替代化肥、輪作休耕等措施,同步探索建立集墑情、地情、肥情、環情于一體的耕地質量和植保相結合的綜合監測站(點)。

“今年,我省新建高標準農田87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11萬畝,并將改造提升項目補助標準從每畝2000元提高至2350元,統籌安排省以上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89.94億元,其中省級資金30億元、占地方財政投入的90%以上。”杜永林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省永久基本農田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280萬畝,占比達到80%。

有了好田,“金種子”同樣不可或缺。我省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72畝,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為了在如此有限的土地里挖掘增產潛力,我省發揮良種的關鍵作用,支持建設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等重大種業科技平臺,開展“金種子”協作攻關。

記者了解到,江蘇瞄準種業重大技術攻關啟動一批科研項目,以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為代表的科研機構已取得良好進展——

通過分子標記聚合育種選育的“揚麥33”等抗赤霉病小麥品種,已在江蘇大面積推廣應用;利用全基因組選擇等技術聚合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的優質食味粳稻品種,提升了稻瘟病抗性水平,為江蘇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奠定品種基礎;第一個抗褐飛虱的優質食味粳稻品種W097即將完成品種區域試驗,預計明后年可以進入市場……種下一粒粒“金種子”,收獲的是一束束“金麥穗”。

除了良田助力高產,良技也尤為重要。近日,南京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榮獲2023年度“國家級生態農場”稱號,該合作社開辟稻麥、青蝦、有機蔬菜等綠色農業生產基地,應用各類生態技術,探索糧食產業功能稻米生態種植模式,圍繞富硒稻米、永寧青蝦的良性生態循環,不斷提升稻田生物防控能力,并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控草技術、涵養天敵等多樣化生態技術,以確保農產品生產的有機完整性。

“我們的農業投入品廢棄物都是回收再利用,并且通過秸稈還田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減排節能、凈化環境。”南京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乃兵告訴記者,他們與高校院所等技術單位合作,進行科技培訓試驗示范等農民培訓及農耕文化活動,自主創辦的“三合圩”商標獲得農產品綠色認證,合作社還入選浦口區公用品牌“浦食浦味”授權名單,主打產品“三合圩”牌富硒大米售價10元/斤,供不應求。

為確保糧食豐收,我省還持續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在湯昌龍的農場里,每到農忙時期,就有幾十臺功能各異的“鐵牛”在地里勞作。湯昌龍介紹,他的農場現有農機40多臺,功能齊全,每季作業5000畝左右。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處長陸桂良介紹,今年全省分別新增乘坐式插秧機、育秧流水線5411臺、348條,乘坐式插秧機總保有量達到6.3萬臺,集中育秧面積25.5萬畝,水稻機插秧面積2600多萬畝,水稻機插率超過75%。

在農機服務方面,我省也下了大力氣。全省已建成206個省級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區域性農機服務能力建設走在全國前列,467條農機綠色通道加快放行,1273座定點加油站、1065條農機優先優惠加油通道全時服務,省、市、縣115個機收熱線電話解答政策咨詢、幫助協調機收難題;安排資金2510萬元,支持20個區域農機社會化應急服務中心開展農機庫房、維修中心和農機應急救災機具配備等建設。我省還出臺糧油作物機收減損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主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目標和任務,三大主糧平均機收損失率均低于去年。此外,為推廣“良機”,我省在省農業設施設備更新提升實施方案中安排省級資金3559萬元,支持52個產地烘干中心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項目。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姚政宇 吳瓊 顏穎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