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視頻統籌及制作:李誠 芮樹青 陳超然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記者 高一芳 通訊員 芮樹青):重農固本,國之大綱。

  稻花香里,探尋“豐收秘訣”,廣袤的田野上,良田、良種、良技、良機緊密融合,新質生產力熱潮涌動。

  “豐”之“”,數智化“煉”就新效益

  高淳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當地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薛城遺址考古表明,早在6300多年前,高淳先民就已開啟“飯稻羹魚”生活,稻作文明之光,照亮了江南大地,千百年來留下了“魚米之鄉”的美譽。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高淳連片的稻田

  一粒稻谷,穿越古今,滿載高淳大地豐收密碼,亙古常新。

  又是一年秋風起,連綿起伏的金色漣漪,仿佛在奔走相告:“稻”時候了。

  位于東壩街道的陳福明家庭農場,隆隆聲響起,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卷入“腹”中,切割、脫粒、粉碎秸稈,一氣呵成,顆粒歸倉。

  在南京市高淳區,陳福明承包了6000畝農田,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和轉移,他敏銳地察覺到,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陳福明家庭農場內正在作業的收割機 供圖 高淳融媒體中心

  2021年,陳福明決定“轉型”,陸續投入2000多萬元,購買了糧油智能烘干機、無人機等100多臺套設備,還啟用了智能化系統,實現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加工倉儲各環節管理智能化。

  “純靠人工的話,一個人一天一畝田都搞不完,現在一臺收割機的效率是每天50畝。”陳福明對機器的效率感受頗深,“我們還走上了無人化的道路,包括無人插秧、無人收割、無人巡田、智慧烘干等都不需要人,全都由機器來操作。啟用智能化系統之后,平均一畝田的收益會比之前高100元以上。”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陳福明(右)預計2024年水稻營收4000萬元 供圖 高淳融媒體中心

  數智化農耕,讓農場脫胎換骨、提檔升級,可節約50%以上的成本。據陳福明預計,2024年光水稻就有7000多噸,營收約4000萬元。

  土疙瘩里種出了“金疙瘩”,方方塊塊的稻田鋪就了一條“金色”的增收致富之路。數字化、智能化,讓高淳的農業生產有“智”更有“質”。

  “豐”之“”,產業化聯合體出新效益

  由龍頭企業牽頭、多個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與,用服務和收益鏈成一體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為產業新業態,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效。

  高淳緊跟農業產業發展步伐,組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青藍果蔬產業化聯合體是高淳組建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之一

  青藍蔬菜種植家庭農場是青藍果蔬產業化聯合體的核心成員之一,負責人楊巧云介紹:“這是一個多元化的聯合體,有水稻、瓜果、蔬菜、糧油等多個種類,目前共有8家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在“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運作模式下,青藍果蔬產業化聯合體強強聯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研發、示范、推廣果蔬新品種,聯合體內的農業經營主體分工有序、優勢互補。“我們把高淳區昆灝養豬專業合作社每年2000多頭豬的豬糞發酵后進行污水處理,當作有機肥用于300多畝蔬菜大棚的灌溉。而蔬菜種植剩下的菜葉可喂給雞鴨鵝,雞鴨鵝的糞便又能成為蔬菜的有機肥。”楊巧云介紹,聯合體實現了綠色、無殘留、零污染的生態循環。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楊巧云和她的青藍蔬菜種植家庭農場

  如今,青藍果蔬已成為南京市農產品供應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年度營業額達600多萬元。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形成“強鏈”,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合作模式讓農場主們抱團發展,積極性更高,收入也更多。

  “豐”之“”,農創園出新效益

  如果說青藍果蔬聯合體是“果蔬大聯盟”,那么,位于漆橋街道雙游村,集蔬菜基地、物流配送、銷售平臺及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農民創業園,堪稱農業產業化的“小巨人”。

  走進農創園智能溫室大棚,番茄、青菜、大白菜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秋日豐收景象;在冷凍加工車間,身著防護服的工人們正處理著各種肉類;物流中心里,運送農產品的廂式貨車穿梭其間……

  眼看著這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僅53萬元的“貧困村”到如今流金淌銀的“黃金土”,雙游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雙游村農創園的智能溫室大棚 供圖 高淳融媒體中心

  如今,雙游村華麗轉身,2019年被評為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2022年被評為南京市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這是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關鍵是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鏈式”發展。

  為做好農產品銷售工作并延伸產業鏈條,雙游村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這一舉措不僅有效拓寬了本村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惠及周邊農戶,為他們的農產品銷售提供有力支持。

  “有了農創園后,大家伙的干事熱情都被激發起來了,整個氛圍都不一樣了。”雙游村黨總支副書記孔鳳財表示,隨著農創園項目整體完成,雙游村電子商務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盤活了區域內農產品種植、生產、銷售全產業鏈。

  依托創業園,雙游村不僅摸索出如“貝貝南瓜”“奶油草莓”“早園竹”等一系列食用口感佳、市場認可度高的農產品,并先后和區域內多家單位、上海西貝超市、南京新農集團公司、拼多多、美團優選等平臺達成合作,在實現本地“落地配送”基礎上,與大型電商企業的合作深化,產銷路徑拓展出新。

  “鏈條式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本地區農業種植模式,從傳統型種植模式向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化轉型。”雙游村黨總支副書記孔鳳財介紹說,通過產業鏈盤活,村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提到農創園的年產值,孔鳳財笑著說:“預計2024年產值1.5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600萬,每年可提供臨時就業崗位10000人次。”

  “豐”之“”,現代化糧食倉儲設備“晾”出新效益

  農忙在一時,農產品上市在“涌”字。糧食等農產品收獲后遇到的最大煩惱和痛點是倉儲問題。有的農戶因糧食晾曬不及時,出現了發霉、發爛的情況。

  為解決這一難題,位于東壩街道下壩村的江蘇倩寶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江蘇倩寶寶”)斥資百萬,組建13臺烘干機、4座高水分糧臨儲倉,這些現代種植業的“晾曬場”外立面上有一句醒目的標語: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高水分糧臨儲倉為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高水分糧臨儲倉具備24小時循環通風測溫的功能,能確保糧食一個月內不變臭、不變壞,有效地為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強有勁的產能保障。”公司總經理胡新華介紹說。

  江蘇倩寶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有2700多畝的水稻種植基地、1萬平方米的生產工廠,糧食臨儲能力達7000噸,年烘干能力達10萬噸,年加工大米能力達7萬噸,是高淳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大米加工企業。

  多年來,“江蘇倩寶寶”一直用心守護著每一粒豐收的成果,分別建成了高淳首家糧食烘干中心、首家煤改電環保升級建設示范基地、首家高水分糧臨儲倉,是高淳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一個生動鮮活的縮影。


“高淳農田里的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丨高淳: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四字秘訣


“江蘇倩寶寶”已實現無人化全自動打包

  2024年,“江蘇倩寶寶”又有了“大動作”。“我們新建成了無人化全自動打包生產線,稻米加工的全過程都已實現自動化。”

  同時,東壩街道下壩村還實施了糧食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建成后新增標準化倉儲6000噸,切實提升高淳區倉儲儲備能力。

  前方,萬畝田疇,稻浪如海,一派豐收盛景;后方,機器換人,儲存、烘干、加工,高淳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見證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光輝歷程。

  在新質生產力的加持下,高淳農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煥發新生,越來越多的“創新”之筆,描繪出“新時代魚米之鄉”的多彩圖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