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型工業化,南京企業“新”在哪?

12月25日,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同樣在近日,以“工業安全與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江蘇自動化發展論壇在河西集團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讓新型工業化的關注度不斷升級。

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寧企新型工業化“新”在哪里?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主角”:激發創新動力,實現技術突破

江蘇自動化發展論壇會場上,大屏幕播放的視頻里,是南京優倍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倍電氣”)在南京投資1.7億元建成投產的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原生智能工廠。

數字化智能制造的生產場景映入眼簾——數條智能制造生產線高效運轉,加工制造環節交給機械手臂,工人在生產中成為“配角”,新“主角”是公司自主研發的MES(生產執行系統)、智能物料塔、混運式AGV(智能搬運機器人)等多項軟硬件設施——依靠它們,物料從進場到制成品出廠,最快只需要幾秒鐘。

優倍電氣董事長董健曬出一組數據:“人員減半、產能翻倍,質量指標提高27%、成本降低31%,能耗降低18%,投產兩年來銷售額增長46%。”

這樣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在南京漸成氣候,智能工廠正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策源地和主戰場。

再看全市,新型工業化的“含智量”究竟如何?

12月19日,南京城市算力網平臺部署實現首單交易,到2025年,全市算力產業規模預計突破3500億元。另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53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在工信部軟件名城評估中排名全國第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6.5%,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據《江蘇省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3 年南京的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132.65,處于江蘇省第一梯隊。

新路徑: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發展

操作機械臂控制器、焊接遙控器,將管板孔圖紙導入操作界面,調整焊槍垂直于管板,對管板面和機器人焊接槍頭進行無接觸尋位,再輸入工件材質、管徑及焊接參數……在中石化南化公司精餾塔再沸器制造現場,中國石化特級技師高申華將打了30多年交道的焊槍,“交”到機器人“手”里。焊接機器人的“手臂”上下擺動,將一個個工件的斷面慢慢“縫合”。

“以前焊接產品主要靠工人師傅的手藝,焊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因人而異。”在論壇上,中石化南化公司檢維修部主任師黃禹分享了機器“焊將”的故事,“焊接有時候跟炒菜一樣,溫度控制都需要反復摸索。合適的配比、時間節奏的控制,才能焊出一道合格、漂亮的焊縫。新技術的應用,就是讓這個‘炒菜’過程形成標準化,也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綠色,是生態的底色,也是新型工業化的底色。

1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南京市博世汽車技術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藥、南京高崎電機有限公司、中鐵寶橋(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

新舊動能轉換也在不斷提速。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增速較1—10月提升0.7個百分點。其中,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民用無人機、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4.5%、19.9%、9.9%、6.5%。

新方位:激活數據要素,數實融合發展

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前沿科技跨領域交叉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融合,給新型工業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論壇上,南京鼎爾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國道展示了如何用數據給電池“看病”“治病”的“絕活”。

“原本電池的內阻抗需要用專門設備讀取,且無法提供分析。如今,通過特制的模塊,設備就有了‘火眼金睛’,能實時‘看’到每一塊電池的內阻抗、電壓、電流、溫度等參數,同時與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抓取電池‘病灶’,對電池均衡活化,治‘未病’防‘未病’,避免危害發生,延長電池組壽命。”童國道說。

公司開發的蓄電池預警儀、智慧電池、蓄電池主動安全管理運維平臺等產品,不僅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還實現了我國蓄電池傳感技術與電源安全管理平臺的技術突破,被廣泛運用于電力、軌道交通、鋼鐵、石化、通信、航空航天等領域。

近年來,作為全國首座“雙千兆”省會城市、全國首個“中國軟件名城”,南京持續加快推進數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市建成一批國家級雙跨平臺、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和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賦能全市鋼鐵、石化、電子、軌道交通、能源等行業,致力于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先導區和產業示范區。

“融合性是新型工業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提升產業體系整體效能的必要要求。而我們也希望創新家和創業家能在這里實現融合。”去年,東南大學南京校友會副秘書長、南京自動化及儀表協會副秘書長張樹錦牽頭創建了未來科技智慧產業基地,基地目前已經形成智慧物聯、智慧建筑、算力產業、智能制造的產業集聚區,集聚會員企業585家,并在深圳建立了聯絡處。“‘科創+產業’,關鍵還要打通產業鏈與創新鏈銜接的堵點、卡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的地位,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及時將創新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從‘獨樂’到‘眾樂’。”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