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2025年蘇州市新型工業化推進會議舉行。會后,蘇州還舉行了新聞通氣會,對政策措施進行解讀,并介紹下一步工作目標任務。
“新年第一會”突出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聚焦“大企業、大項目、大基金”三大關鍵抓手,將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十大行動”。
“力爭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8萬億元,工業投資和各類創新性指標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到2026年底,‘345’目標,即GDP突破3萬億、形成4個萬億級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到5萬億,全力打造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虞峰表示。
抓工業投資就是抓工業經濟的“牛鼻子”,會上發布的《關于支持制造業企業擴大有效投入的若干政策》,圍繞項目、企業、載體、要素“四個緯度”提出了10條干貨舉措。
“短期內,我們計劃每年要實現‘三個1000’,也就是推動1000家企業設備更新、實施1000個投資超1000萬元的增資擴產項目。長期目標是到2027年,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額能夠達到1100億元,技改投資額能夠達到1300億元,新增10個以上百億級工業項目,同時完成3萬畝低效工業用地的轉型”,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石志偉表示。
蘇州是創新與產業、產業與資本結合最好的城市之一,會上推出的“新型工業化系列貸”等系列金融產品,將為全市新型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注入“源頭活水”。
“預計在2025年,全市將會新增2000億元的制造業貸款的規模;在大會上還發布了支持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相關基金,有46支,總規模超過了1100億元,在這里有將近900億元的專項產業基金。我們通過‘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方向,支持有潛力的新型工業化企業的發展”,蘇州市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朱瑛表示。
人才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第一資源。目前,全市人才總量達407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達45萬人,國家級、省級人才數量持續位居全國、全省前列。蘇州將重點開展產業人才“卓越行動計劃”等工作,全力推動人才引育。
“應該說,人才優勢已經成為蘇州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大動力。下一步,將實施百萬人才新增計劃,建立百校千企聯盟,設立百億人才基金,加快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蘇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雪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