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常州:守住“半分”太湖水,做足“十分”太湖美

2024年,太湖全湖水質達到Ⅲ類,實現歷史性突破。



守著半分太湖水,做足十分太湖美。常州地處太湖上游,市域全境均屬太湖流域,是新一輪太湖治理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

2024年,我市排定242個治太項目、年度投資131.8億元,太湖常州水域水質達2007年以來最好水平,對太湖總磷改善貢獻率位列環湖城市第一,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治太“成績單”。

清內源筑牢上游“生態屏障”

碧水潺潺,湖光粼粼。冬日的太湖景致如畫、生態怡人。在太湖西北角的竺山湖區域,多艘生態環保絞吸式清淤船正在進行清淤作業。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座漂浮在湖面上的“移動工廠”。



2023年,常州在省內率先開展新一輪太湖清淤工程,引入新工藝,采取以環保型絞吸式挖泥船為主、氣動吸泥泵生態清淤船為輔的清淤方式,每日穩定出泥可達1.2萬立方米,底泥清除率達96%以上。截至目前,我市已在竺山湖累計完成清淤300萬方。

在太湖“前置庫”洮滆片區,清淤的力度同樣很大,滆湖累計完成630萬方。不僅如此,2024年,常州加快實施滆湖退田還湖二期暨近岸帶水生態修復工程,持續開展底泥污染控制、以漁控藻、沉水植物修復、浮游底棲生物繁育等工作。

如今,滆湖湖心區湖水清澈見底,青翠茂盛的水生植物如“水下森林”隨波擺動,不時有白鷺飛來嬉戲,盡顯河湖自然之美。



同樣的生態巨變也發生在長蕩湖。近年來,金壇區累計投入近百億元,打出一套退圩還湖、網圍拆除、生態清淤、環湖生態修復的綜合治理“組合拳”,讓長蕩湖由“生產型”向“生態型”加速蝶變,成功創成國家濕地公園,吸引對環境高度敏感的珍稀物種大量回歸。

2024年,我市洮滆兩湖水質實現跨越式改善,長蕩湖水質持續達到Ⅳ類,水生植物覆蓋度達38.4%;滆湖常州水域水質首次達到Ⅳ類,總磷同比改善27.9%,成為太湖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關鍵所在。

治外污凈化入太“毛細血管”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近年來,常州把開展太湖流域工業污染防治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將解決湖內問題的功夫下在湖外。



通水近一年的常州武高新工業污水處理(一期)項目,可以將綜合廢水、重金屬廢水分別收集處置,尾水中的總磷、氨氮指標均可達地表Ⅲ類水標準。這個項目日處理規模為3萬噸,為太陽誘電、順風光電、格林保爾、恒立液壓等一批重點企業接管通水,大幅提升入湖污染物削減率。

2024年,我市4431家涉磷企業均高標準完成規范化整治;整治提升“危污亂散低”企業3273家,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2014噸,騰退、盤活低效用地2.5萬畝;新增工業污水處理能力1萬噸/日,形成25萬噸/日處理能力,實現工業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



雪堰鎮雅浦村桃園種植尾水的凈化和生態緩沖濕地

太湖流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面源污染同樣是治理重頭。截至目前,常州已建設高標準農田8.38萬畝,全市規模以上養殖池塘基本完成生態化改造,完成418個農業生態敏感區面源污染溯源排查工作,進一步削減了太湖流域污染負荷。



新康村探索“稻鴨共作”新模式種植水稻,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更不用除草劑,打造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增綠量為生態環境擴容

水環境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如果說內湖清淤、近岸治污是做“減法”,那么常州不斷加快建設的環生態濕地鏈則是在做一連串“加法”。



俯瞰位于中心城區的新天地公園,7萬平方米的“玻璃海”如夢似幻,能清晰地看到魚兒在水草間嬉戲。“北部片區整體水質基本穩定在Ⅲ類,肉眼可見,水質已經提高了一個等級。”武進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種植水草、投放水生動物、改良湖底底質等措施,巧妙解決了公園湖體岸邊落葉易沖刷至湖中造成水質波動等問題,湖體生態鏈逐步恢復。

在城市里,一批濕地公園已成為市民可愜意休閑的綠意空間;在鄉鎮,一個個小微水體示范片區同樣靚麗。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完成910個入河(湖)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和1341個“小微水體”整治任務,兩年完成縣鄉農村生態河道建設158條(段)。

碧水環流、翠嵐如織、滿城常青,治太這項工作,只有逗號沒有句號。下一步,常州將肩扛上游重擔,更大力度、更加精準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為江蘇打造“世界級生態湖區” “全國湖泊治理標桿”作出常州貢獻。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