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長風萬里,浩蕩前行。去年,江蘇出臺“33條”,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各地各部門也積極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進一步夯實增長支撐、提振發展信心。
政策好不好,關鍵看實效。政策出臺以來,各地各部門不斷擴大政策知曉范圍,進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曉率和受益率,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即日起推出《政策成效觀察》欄目,通過一個個項目、一件件實事,看政策暖風如何化為發展暖流,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政策回顧】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降低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設備擔”等申報門檻。對符合條件的“蘇質貸”小微企業貸款給予不超過年化1%的貼息支持。推出“蘇旅貸”產品,撬動文旅企業貸款規模不低于50億元。完善“蘇創積分貸”。支持“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
——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蘇質貸”投放結構,增加貸款貼息專項資金規模,繼續對符合條件的“蘇質貸”小微企業給予不超過年化1%的貼息支持。聚焦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展“蘇質融—質投相融” 服務全省行等銀企對接活動,推動金融機構利用質量融資增信手段為5000家以上質量效益型企業提供新增融資300億元。
——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若干措施
【落地實例】
“蘇質融”質量創投項目助力企業獲得多方股權融資
無錫泛博紡織有限公司原主營業務偏傳統,銷售規模較小,融資方式僅局限于貸款,隨著近年來企業質量品牌、生產標準、工藝認證等逐步成熟,銷售額快速成長。2024年6月新三板掛牌后,企業需要進行一輪公開股權融資,亟需質量幫扶和融資支持。
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主動作為,著力打造涵蓋質量信貸、期貨保險等為一體的“蘇質融”綜合金融服務。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和南京銀行無錫分行了解到該企業符合“蘇質融”相關條件,邀請企業參加“蘇質融-質投相融”服務全省行啟動儀式,向企業宣貫“小股權+大債權”投貸聯動政策,并初步對接投資事宜。
經市場監管部門、南京銀行多次現場對接并協調多方投資資源后,2024年12月,全省首單“蘇質融-質投相融”業務正式落地。無錫泛博紡織有限公司以質量元素為重要融資手段,順利通過“小股權+大債權”的投貸聯動綜合金融方案參與A輪融資,為企業后期北交所上市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圍繞質量元素,根據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特點,豐富質量金融服務供給。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出質量信貸產品“蘇質貸”,針對質量優勢企業推出“質量+投貸聯動”服務,針對企業特定需求推出“質量+融資租賃”“質量+期貨”“質量+保理”等服務,幫助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提振發展信心。目前,已梳理出80家有股權融資意向企業,多家企業進入實質性對接階段。
【政策回顧】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50項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以及80項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40項科技重大攻關項目,形成原創技術和產品。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驗證平臺。針對產業鏈檢驗檢測能力空白領域,新建省質檢中心、計量中心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共12個。
——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全省市場監管科技創新三年行動,瞄準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組織開展前沿、關鍵技術研究。組織實施省局重大科技項目20項左右,新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20項以上,形成一批前瞻性、基礎性研究成果,新培育市場監管總局和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成果8項以上。
——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若干措施
【落地實例】
鎮江市計量檢定測試中心助推航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某航空材料公司是航發零部件生產的關鍵企業。2024年6月,該企業聯系鎮江市計量檢定測試中心(江蘇省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表示在企業生產的重要合金產品中發現夾雜物,急需明確成分并找到來源。該類型合金為發動機的重要材料,質量性能要求極高,如不能及時找到原因,將導致某項重點產品延遲交付。
面對企業的迫切需求,該中心立即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服務流程,派出業務專家對企業進行一對一“把脈問診”,利用先進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對每一份夾雜物樣品進行細致的組織結構分析,再結合能譜分析檢測技術,對夾雜物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終成功鎖定了夾雜物來源。根據這一檢測結果,企業及時優化了生產工藝流程,解了燃眉之急。中心的專業服務和及時響應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贊譽。
近年來,鎮江市計量檢定測試中心針對企業需求靶向施“測”,為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領域內16家關鍵企業解決了檢測技術難題,幫助企業提升了重點質量控制和新產品研發成效。
【政策回顧】
推動食品產業優化升級。組織開展食安“企”航活動,通過現場指導、專家會診、“特食會客廳”等形式幫助食品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搭建食品生產許可會商平臺,開展保健食品原料生產許可試點。組織開展抽檢不合格食品企業技術幫扶,完善“發現問題、技術幫扶、督促整改、復檢驗證”工作模式,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快推進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訓基地建設,助力特醫食品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
——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若干措施
【落地實例】
南通為腸衣生產企業提供許可精準化幫扶
如皋市欣皋腸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腸衣生產加工的企業。因可食用動物腸衣歸類肉制品已被納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管理,合作商和平臺均要求其提供食品生產許可證,而企業在按照《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對生產車間進行改造升級過程中,面臨理解不透徹、可改造空間小等問題,短期內符合行政許可要求的難度較大。
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得知企業需求后,與如皋市局兩級聯動,立即組織“腸易辦”許可專項工作專班人員上門開展精準化幫扶。向企業從業人員詳細解讀食品生產許可審查要求,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巧妙運用升降機、將空間向樓上延伸、合理壓縮化驗室和外包材清洗間空間等指導建議,成功幫助企業在8個工作日內取得了合法生產資質。
南通是可食用動物腸衣相關產業集中地區。為有效助推腸衣生產主體提質增效,南通市局開展“腸易辦”許可專項工作,通過專班提早介入、精準事前指導、緊密審管銜接等舉措,依法高效辦理腸衣生產許可事項。截至12月,已幫助近80家腸衣生產主體獲取合法資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洪葉 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