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進入“兩會時間”。南京憲法公園的“江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展”,將迎來最新一批觀眾——省十四屆人大全體代表。這一長期展陳由省一屆至十四屆人大代表共同揭幕,以80年前著名的“窯洞對”開頭,生動講述從“第一個答案”到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及江蘇的堅定踐行。
砥礪前行又一年,民主之花競綻放。這一年,人民當家作主有了制度新保障、協商民主有了新發展、基層民主更顯新氣象、群眾獲得感有了新提升,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正通過發展實績和治理效能不斷彰顯。
發揮職能作用,力助“國家大事”
為“江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展”揭幕時,年逾九旬的省一屆人大代表周氐依舊記得70年前參會時的議程,“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預決算、選舉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是什么體制、怎么發展,這是大事情。所以我們也參與國家大事了!”
71年來,人大代表和各級人大常委會履職方向始終緊貼“國家大事”。去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加強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制度保障的決定,提出構建立法引領、監督支持、民意匯集、能力保障等制度機制,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重大使命,發揮人大職能作用的創新之舉,體現了江蘇人大走在前列的擔當作為。”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去年,圍繞江蘇省委中心工作和江蘇省委、省政府八個“行動方案”,省人大常委會從創紀錄的818件代表建議中,確定7件重點處理代表建議。其中,省人大代表、中天鋼鐵集團總裁助理王郢提出的《關于強化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力量,引領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督辦,省長許昆林領辦。
省科技廳等主辦、會辦單位建立推進機制,多次會議、調研,與院士專家深入交流……一系列舉措全力支持推動代表意見在省級層面落地落實,不僅解決了中天鋼鐵等企業的實際問題,更為江蘇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省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林瑋一直高度關注“智改數轉網聯”,去年關于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制造業向智能化升級的戰略建議,由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樊金龍領頭督辦。讓林瑋高興的是,一條關鍵建議已在江蘇鋪開并初見成效。“我的建議真正發揮了作用,這是讓我非常滿意的一點。”
匯聚每一道關注的目光和每一份可能的力量,“國家大事”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中被共同推向前進。
2024年,組織開展協商議政活動86場,全年收到提案1194件、立案1056件、辦復率達100%,專報省委省政府議政成果119件,有力助推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一組組數據映射出省政協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緊扣中心任務認真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成績。
省政協去年的中心任務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緊密結合。9月份,省政協常委會會議圍繞“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展專題協商,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提出19條具有建設性的對策建議。“2024年,省政協科技委開展相關專題調研10項,委員主動開展自主調研形成對策建議。我們還與省級協會開展對口調研和協商,做到同題共答、信息共享、任務共商、成果共用。”省政協科技委副主任陳文娟說。
企業處在生產經營第一線,對創新需求、市場供求和行業動向最為敏銳,對營商環境、政策供給最有發言權。去年7月,省政府主要領導及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與15位企業家代表面對面共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3個多小時,大家暢所欲言,講政策、提思路,聽取意見、現場辦理,把協商座談會開成現場辦公會。”省政協委員、蘇州矩陣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忻會后這樣感慨。
“7年來,133名企業家在政企協商會上發言。去年會議形成的部分意見建議還被吸納到我省《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孫志高說。
民意得到更認真傾聽,民生得到更周密保障
歲末年初,年度民生實事辦理“交卷”在即,下一年度實事正在編排。實事辦得怎么樣?1月14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舉行工作評議,常委會組成人員現場打出分數。
政府答卷、百姓閱卷的監督,這一年參與面更廣。去年10月,省人大常委會就向全社會啟動民意征集,獲群眾積極響應,有8449人次參與,提出意見建議35913條。圍繞2024年省政府55項民生實事項目具體實施情況逐項開展的滿意度測評顯示,群眾滿意度較往年有所提升,多在80%以上。
群眾反映的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的共性問題,已被反饋并吸收。2025年度省政府12類45件民生實事建議方案,更重新事新意,計劃新實施項目達18件,并在全生命周期都體現出加強管理的導向,“軟建設”位置更突出,與“硬投資”項目一同謀劃、同步推進。
這一年,通過“軟硬件”升級,民意被更有效傾聽。經過兩年建設基本完成的全省“數字人大”平臺,讓搜集分析評估民意有了新的統一渠道。如《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修訂過程中,平臺“公眾參與子系統”啟動一項調查,獲4478人參與,征得48897條意見,為相關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
這一年,“軟件”層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序參與立法的制度更完備。去年,省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法規草案民意征集辦法和立法聽證辦法列入10項深化改革重點項目,回應社會各方對立法過程中重大爭議事項加強溝通協調的訴求,在制度設計中著力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現實地體現到法規草案民意征集的全過程。
作為五屆省人大代表和立法咨詢專家,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主任孫勇欣喜地說,“面向全社會的民意征集工作越來越常態化制度化,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群眾的意見原汁原味直達立法機關,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越來越得到充分展現。”
保障和不斷擴大有序政治參與
即將開幕的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將首次邀請20位公民旁聽。新動作來自去年深化人大領域改革出臺的《公民、外國友人旁聽省人代會和常委會會議辦法》。“推進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公開,有利于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積極宣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情況,正通過不斷增設的觀察點源源不斷匯總起來。去年6月,繼設置20個經濟觀察點后,省人大常委會首次設立21個分布于全省各地各領域的人大代表社會事業發展觀察點,定期提交的報告匯總成民生“晴雨表”,其中的代表建議更是“即提即辦”。去年9月,觀察點重點反映11位代表對教育、醫療衛生、醫保、科技等方面提出的15條具體意見建議,得到有關方面肯定,并轉政府部門辦理,有的初見眉目,有的正在落地。
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政黨協商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024年,中共江蘇省委召開政黨協商會議8次,就有關人事安排、省委重要文件、年度經濟工作、《政府工作報告》和民生實事等同黨外人士真誠協商、聽取意見。
協商民主為各民主黨派提供了廣闊的政治參與平臺。過去一年,我省各民主黨派緊密結合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獻計出力,形成年度重點調研成果7篇,報送“直通車”信息16篇,其中14篇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為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發揮重要作用。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月飛 方思偉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