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月16日,春運第三天,14時許,滬蓉高速竇莊服務區,停車場里一輛移動充電車四個充電接口都有新能源車在充電。
車號京AF打頭的“90后”車主宋雪軍正和竇莊服務區主任倪繼文打聽著附近的景點。大約三天前,他帶著放寒假的倆孩子和妻子、父母一家老小共6人,從北京出發,駕駛去年喜提的新能源商務車,沿著高速邊走邊玩,回江蘇南通探親訪友。
“我們邊開邊玩,江蘇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呀,南通啊常州啊,下面我們還要去南京打卡。”8歲的大女兒宋婧依帶著弟弟,剛剛從服務區選購美食出來,她跟著爸爸靠近充電樁,觀察了一下充電進度,“還不錯,才20多分鐘,充好將近一半了”。
原本坐在副駕等候的爺爺宋長生下車舒展筋骨,此前聽兒子說要帶一家人自駕到江蘇,開的又是才買不久的國產新能源車,一直用進口油車的他心存疑慮,唯恐跑上千公里,電車續航不足半路“掉鏈子”。“結果現在看著挺好!空間大,車子穩,跑長途,服務區充電真不愁。”
宋雪軍用的是一輛七座國產新能源車,充一次電,能跑300多公里。“遇到服務區,我們就去充電,老人孩子也放松下,服務區里麥當勞啥都有。北京到南通1000多公里,一次充電最多也就花了60多塊錢,還是峰時電價。”家有倆娃的宋雪軍對比了一下用車成本,“跟家里那輛油車加滿一箱四五百塊比,真的超劃算”。
現場負責運維的是國家電網江蘇丹陽分公司工作人員袁宇峰。從15日開始,他在該服務區蹲點,雖然春運剛剛開始,車流量已經迅速上來,接到服務區電話,國家電網移動充電車立馬頂上,忙到24小時連軸轉。
據國家交通部門的數據,今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其中自駕出行約72億人次,多項數據將創歷史新高。而2024年年中公安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439.7萬輛,同比增長39.41%,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35.41%。
春運開始不過三天,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16日現場所見,江蘇的高速路網已感受到自駕車流量的增速。像宋雪軍這樣自駕游的新能源車,上路量比往常明顯增多。
16日10時40分,工作日的上午,記者在滬蓉高速南京收費站附近看到,由閘口往南京馬群方向8條車流排起了長隊,放眼望去,每四五輛車中,有一輛是綠色牌照的蘇、皖打頭的新能源車。在竇莊服務區,倪繼文自早上10時許,一直在停車場附近移動辦公。“目前固定樁南北區各8槍,可供16輛車同時充電,昨天眼看充電車流量上來,馬上跟電網聯系,他們增加了一輛移動充電車,根據車流變化南北兩邊走,一次可容4輛新能源車同時充電。”
上午11時多,在滬蓉高速仙人山服務區,靠近服務區休閑區域的八把80kW充電槍國網充電樁滿客,記者挨個問過去,一字排開的私家車里,全部是春運返鄉的外地務工人員。服務區主任張霞云悉心統計了三天流量:2024年服務區充電的新能源車日均最多時380輛,“春運三天上漲很快,每天已達560輛到580輛”。
車號浙B的車主戴先生花50元給愛車充滿電,通過手機支付,他當天一早從浙江自駕送朋友回安徽黃山老家,“一路開,幾乎每個服務區都能充電,優哉游哉,不煩神的”。在服務區另一側的蔚來充換電一體站,記者停留不到半小時,有三輛私家車前來換電。一直值守的服務專員朱佩晨告訴記者,去年底蔚來建成了9縱9橫12大城市群全國充換電網絡,日常這樣的一體站儲備電池21塊,單日最多可提供394次的換電服務;目前僅在江蘇高速上就有74座換電站,平均每69公里就有站點可以換電。
正說著,車號滬AD打頭的車主劉家楊駕駛一輛2020款蔚來ES6進站換電,三分鐘全程沒有下車。
從站內開出后,他搖下車窗和記者交流:“只要在App換電預約就行啦,立即能知道哪個服務區的蔚來充換電一體站有空閑。然后你看,車輛駛入指定區域,我就坐車里玩會兒手機,機器在下方給我換電,沒刷兩個短視頻就好了。”他感慨現在南京上海來回跑,沿途服務區增設了不少換電點,“順道就給換好電了,充電樁反而閑置用得少”。緊鄰一體站的還有500kW液冷充電樁和200kW風冷充電樁各一臺, 蘇B牌照的比亞迪新能源車主章先生坐在駕駛室等候,他告訴記者,“現在充了不到半小時,馬上跑200公里沒問題”。
傍晚的高速路車水馬龍,17時左右,記者在寧杭高速江寧服務區停留時聽站點負責人毛慧文說,包括該服務區在內,江蘇交控103對服務區建有充電站206座、換電站43座,充電槍總數達1887把,平均每對服務區約18把,且85%以上為120kW及以上大功率充電槍,日均可滿足新能源車近10萬車次充電需求。
伴隨春運車流增長,江蘇交控將在寧滬、京滬、寧杭、沈海等大流量服務區,春運高峰期將增加移動充電車、移動充電機器人等20余臺。讓關鍵時刻“樁”找人,而非人找樁,讓忙了一年的人們,“充電不愁”,滿電回鄉。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倪敏 田墨池
圖片/視頻: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