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各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和小組會議,繼續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預算報告和相關草案,審議有關法規草案等。
走過春夏秋冬,經歷風雨彩虹。報告中的這一年,GDP增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等眾多“全國第一”,引力子激發等一批科研技術攻關全球領先,令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陳翔代表深受鼓舞。他認為,這些成績是全省上下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體現,是省委、省政府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勇擔當善作為的奮斗成果,也是全省各類人才、各行各業勞動者拼搏創造出的光榮成績。去年,常州“萬億之城再出發”邁出堅實步伐,黨員干部、企業家、產業工人、創新創業人才“四支隊伍”齊心協力,干事創業激情持續迸發。“對照報告‘增強人才隊伍關鍵支撐’等要求,常州將立足產業城市基礎,加快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打通產才互促融合的正循環。”陳翔說。
去年江蘇不僅圓滿完成既定目標,而且實現了“在實際工作中力爭更好結果”,許多代表振奮地提及這一點。江蘇新海發電有限公司焊培教員陳震代表來自一線,對報告提及的經濟穩步增長、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等感受很深,特別是見證近年我省制造業飛速發展,作為技術人員很有成就感。他認為,成績背后是政府對實體經濟、產業升級和企業創新的重視和推動,也離不開產業工人的技術和汗水。因此,他格外關注計劃報告對持續加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安排,建議鼓勵企業加大內部培訓力度,并持續改善一線工人工作環境和待遇,營造更加尊重勞動的好氛圍。
報告的厚重提氣在眾多“第一”上,也在群眾獲得感中。“聽報告一個感受是扎實,扎實到許多工作內容只能用一句話帶過;另一個感受是親切,因為那些總結和數據我在工作生活中看到了與之對應的內容。”南京廣電集團融媒新聞中心主持人馬青代表舉例說,“大力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讓他想到新買兩件家電的補貼,“‘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讓他想到外甥跟隨所在企業外派巴基斯坦,“扎實開展長江大保護”的成績讓他記起做節目時看到秦淮河入江口重現大規模螃蟹洄游現象……“普通市民可能記不住報告中有多少個第一,但是當人們可以在報告中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時,就會覺得報告是如此生動、如此鮮活。”
2024年成績來之不易,每個亮眼數字背后都是“按月調度,按季推進”的不懈,也是每位江蘇人和每個經營主體的努力。鎮江船廠(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琰代表說,過去一年,供應鏈不暢、罕見和技術工人緊缺等問題困擾過企業。好在省委、省政府1月、9月及時出臺政策舉措,鎮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企業生產經營回升向好,并能持續發力產品創新。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是基礎原材料專業制造企業,董事長蔣中敏代表說,面對越來越“卷”的行業趨勢,企業越來越注重以管理精進和科技創新跨越內卷。許多家這樣的江蘇企業,正不斷累積新的發展動力。“江蘇創新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因而我們對江蘇的發展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堅定信心沖刺“十四五”收官,代表們紛紛就報告安排的十個方面重點工作“對號入座”。徐工集團、徐工機械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代表十分關注報告提出的重點打造工程機械等10條具有國際優勢的重點產業鏈,“我們將堅決挺起鏈主企業‘頭馬’擔當,以科技創新強鏈、以質量提升補鏈、以價值服務延鏈,重點做好科技創新出新、產業攀高向新、數智賦能煥新、市場開放謀新、深化改革促新五個方面工作,領航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宿遷市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顧宇代表關注的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有關部署。“我們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一批獨具宿城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他表示,要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促進三大片區錯位發展,推動環境更美;聚焦綠色賦能,持續做活“土特產”文章、提升加工業效益、深化“農文旅”業態,實現產業更優;還將注重治理延伸,推動鄉風文明由“景美”向“德美”延伸,突出聯農帶農,進一步優化片區產業布局、鎮村布局,讓百姓更富裕。
“深入實施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沿江沿海港口轉型發展”……南通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代表朱玉強說,沿海是南通“下一個萬億”的最大增量和關鍵變量,南通港將搶抓機遇,當好服務保障沿海產業發展“主力軍”,助力加快海洋強市建設“生力軍”,全面深化沿海開放合作“先行軍”,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北翼一流江海組合強港,努力將港口“流量”加速轉化為經濟“增量”。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是代表們審議關注的焦點。在南京團,南京世和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邵陽代表建議,省有關部門加強對數據潛力、數據合規等方面的政策指導,讓數據更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南京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代表建議,以“國家級行業人工智能基地”申報建設為抓手,與高端研發機構和企業聯合攻關,培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成式AI頭部企業,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質的飛躍。南京科遠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胡歙眉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單項冠軍企業的培育扶持,堅持“引才”與“育才”并舉,助力本土民營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
代表們既提落實想法、也講落實建議。東臺市中醫院院長王東平代表欣喜于去年江蘇醫療衛生事業的新發展,十分關注持續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有關部署。結合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他建議堅定不移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突出中醫“治未病”作用。各級政府要重視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守正創新、傳承精華,真正讓中醫藥自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中醫藥惠及更多群眾。就高校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存在的短板弱項,江蘇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史金龍代表建議,要將堅持“四個面向”納入對高校的考核,明確有組織科技創新的戰略方向;加快構建多層次科技創新主體,完善有組織科研的創新體系;完善評價機制改革,深化成果轉化機制改革,進一步促進科創成果有效轉化。
抓好今年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扎扎實實踏踏實實抓落實”的狀態。南通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倪春青代表感到,報告通篇體現重在實踐的主旋律和干字當頭的精氣神,立足實干實踐實效,謀劃精準,落子精細,表述精煉。南通組織部門將在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和人才干字當頭、擔當作為上綜合施策、系統發力,健全和落實以學促干長效機制,激發干字當頭的原動力;大興教育培訓,增強干字當頭的硬本領;端正用人導向,樹立干字當頭的風向標;優化考核工作,端正干字當頭的指揮棒;嚴格管理監督,引導黨員干部干在實處、干出精彩,把報告的“施工圖”變為“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