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杰)近日,常州有兩位患者因腦出血送醫后救治無效進入腦死亡狀態,家屬在悲痛之余做出器官捐獻決定,共捐出2個肝臟和4個腎臟,幫助了6個家庭。常州市第11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王楊在常州一院血液科順利完成采集,為一名血液病患者帶去新生。2025年伊始“大愛”在常州不斷上演。
△愛心墻
“感謝捐獻者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等我身體恢復好了,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多幫助到別人。”44歲的方女士來自鎮江,因患有尿毒癥平時只能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今年年初,她順利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
45歲的梅女士是揚州人,患有尿毒癥8年,平時定期要去醫院做血液透析。“非常幸運得到了好心人的捐獻,前幾天在常州一院做了移植手術,感謝愛心人士和救治我的醫務人員。”梅女士說。
△向器官捐獻者致敬
前不久,常州有兩位患者因腦出血送醫后救治無效進入腦死亡狀態,他們捐獻的器官幫助了6個家庭。“捐獻的兩個肝臟被送往南京實施肝移植手術,腎臟則為4名尿毒癥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我和泌尿外科薛冬主任團隊快速完成腎臟移植手術。目前所有受捐者各項檢查指標都比較正常,身體正在恢復中。”常州一院腎臟移植中心主任醫師范敏介紹。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康復中
器官捐獻是生命的延續,更是愛的傳遞。據悉,2024年常州共完成32例人體器官捐獻,百萬人口捐獻率達6.1,位居全省第二。“近年來,社會對器官捐獻的接受度正逐步提高,患者和家屬奉獻愛心救助他人,傳遞‘生命的禮物’,也是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范敏說。
同樣傳遞大愛的還有造血干細胞捐獻者。1月16日,在歷時5個小時后,常州市第11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王楊在常州一院血液科順利完成采集。此次捐獻共采集到造血干細胞混懸液275毫升,為一名血液病患者帶去新生。
△常州市第11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王楊
36歲的王楊是常州人,就職于常州騰恒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名技術員。2014年5月,他報名登記采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3年7月,他第一次接到了市紅十字會通知配型成功的電話,隨后去醫院進行了高分辨檢查和全身體檢,均符合捐獻要求。但由于受捐者身體的原因,他最終沒能捐獻成功。
沒想到第二次機會很快到來。2024年12月,市紅十字會再次通知他初配成功,王楊依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由于受捐者病情緊急,王楊立即開展體檢。“我的父親患有癌癥,陪伴他經歷手術、化療等痛苦的治療后,我深深理解生命的脆弱與珍貴。能配型成功就是緣分,一袋造血干細胞就能挽救一條生命,我覺得值得。”
(常州一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