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江蘇各大文博場館熱鬧非凡,豐富的迎新特展、非遺體驗、趣味互動游戲,為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春節文博大餐。
【文博場館過大年 品味春節“文化味”】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新年伊始,到南京博物院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在這里,大家感受新年的喜慶氣氛,體會歷史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今年春節,南京博物院策劃推出《觀天下——大明的世界》《錦繡江南——中國傳統織繡工藝的巔峰創造》等眾多陳列展,游客們慕名而來,看文物、品年味,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和魅力。
浙江游客王若夢說:“剛剛進去看了鎮館之寶,比較震撼,真的很漂亮!”安徽游客湯子騫說:“很有文化的氣息,來這里就是想長一長見識,開闊一下眼界,感受一下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春節期間,由省文旅廳重點打造的“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活動走進常州博物館,在巡展現場,來自南京、常州等地二十余件珍貴文物匯聚一堂,觀眾可借助數字屏幕,對展品進行更加細致的了解。
常州市民戴女士說:“小朋友不了解以前常州的歷史,通過一些物件、說明,特別是一些照片,讓她更多了解過去的常州。”
今年春節假期,“文博熱”與“非遺熱”持續升溫,江蘇各文博場館推出了多項主題迎新活動,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鹽城大豐區博物館以“靈蛇探謎·古韻競技”為主題,設計了春節微劇本,將傳統文化與趣味互動巧妙結合;無錫博物院將雕版印刷與傳統年畫相結合,通過現場體驗的方式,讓觀眾走進雕版印刷技藝,在一拓一印之間,感受非遺魅力。
無錫市民俞永來說:“印刷了小蛇祝福的圖案,另外一幅圖案是花開富貴,也是喜慶的,給新年添喜的味道。”
【文化活動鬧新春 歡歡喜喜過大年】
除了文博場館外,江蘇各地紛紛端出文化大餐吸引八方游客。在宿遷,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特色巡游活動熱鬧上演。一路向北,寓意“步步登高”,七仙女、財神爺等NPC驚艷亮相,不時與市民熱情互動。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將自然美景與年俗文化有機融合,游客在觀鳥的同時也能欣賞到舞龍舞獅的熱鬧場景。古老的揚州東關街上,新老業態“混搭”,游客們盡情享受著“揚州春節”的獨特魅力。一踏入淮安西游樂園,濃郁的年味就撲面而來。園區推出“西游記之天宮賀歲”、非遺手工課堂、國潮情景演繹等主題民俗活動,日均演出超80場。據介紹,西游樂園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了三萬人次,較同期相比增長了近30%。不少地方開啟了“不夜城”模式,無人機焰火秀在夜空中不斷變幻出“蛇年大吉”“鳳舞九天”“鯉魚躍龍門”等多彩立體圖案,讓觀眾享受一場場科技視覺盛宴。
淮安西游樂園景區負責人李廣生說:“圍繞‘非遺中國年’的主題,整個園區布置了21組主題花燈和60組春節主題打卡點,拉滿了乙巳蛇年的氛圍感。”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 亓晨 黃元 董立飛 夏亮亮 常州臺 無錫臺 大豐臺 宿遷臺 東臺臺 揚州臺 鹽都臺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