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新的一年,68歲的盛立紅拿到了新屋的鑰匙,欣喜萬分。陽光正好,彩帶飄揚,盛立紅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暢想,迎著綻放的禮花走進屋中。來到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桃源村中寺舍,一排排白墻黛瓦的現代農房枕河而立。隨著“美麗農居”建設步伐加快,和盛立紅一樣,許多村民都迎來了嶄新的生活。
走進盛立紅的新家可以看到,墻壁上裝修公司已精心標注了家具和開關的位置。“這里將來放八仙桌和長臺,旁邊是沙發和電視,明堂里還要打造一間茶室。”跟著盛立紅一路往里走,每一寸空間如何利用,他都已了然于胸。
新房寬敞明亮,即便是冬日里也能享受到充足的自然采光,設計細節更是處處彰顯貼心與周到。地下室通過緩坡與地面相連,扶梯旁預留了電梯的位置,這些都是原來的農房中沒有的,由扎根于此的設計師為村民們專門設計打造。“這里家家戶戶種桃子,地下室就相當于給他們打造了一個操作間,三輪車可以駛入,人在里面作業也方便。”設計師楊何木與陽山鎮桃源村合作已有七年,他對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已然十分了解,在村里,大家都喜歡親切地喚他“小楊”。
“鄉村改造不僅僅是設計一棟棟漂亮的房子,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設計為鄉村的重生帶來價值。”說起鄉村設計,小楊心中自有一本譜。2017年來到陽山鎮,小楊最早接觸的是山南頭村莊的建筑設計。他記得,剛到這里的時候,腳下還是一片破敗的空心村。在與張谷書記深度交流之后,了解了他對山南頭鄉村規劃、鄉村經濟、產業的理想,楊何木深知,建筑師更應該考慮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下,對當下及未來可能在空間內發生的產業、活動的適應性。“讓原生人口愿意留在這里、外界人口愿意來到這里。”
用現代的眼光來設計和打造農居,也為美麗農居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美麗農居的2.0時代,我們希望讓它們宜居又宜業,以‘美麗鄉村’帶動‘美麗經濟’,給農村居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在陽山鎮桃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谷的藍圖里,“美麗農居”的打造不僅是一個環境整治與村容村貌提升的過程,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引入設計師,帶來先進的設計理念,打造美學空間,他希望,將桃源村打造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同時,鼓勵和支持村民參與鄉村產業經營,從而增加村民收入,實現家門口就業,真正讓“美麗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讓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惠山區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山區通過開展“萬師下鄉、萬村潔美”活動,每年都組織1—2批鄉村工匠培訓,讓更多有一定的設計和建設水平、有熱愛鄉村建設情懷的設計師駐村服務。駐扎鄉村設計多年,讓楊何木頗有成就感的是,當最終完成建設后,本村居民從最初的“想搬出去”轉變為“想留下來”,甚至很多走出去的居民看到了村莊面貌的轉變后,都想回來居住。
如今,在無錫這片土地上,通過技術下鄉賦能添智,一座座現代宜居的農房拔地而起,它們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更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無錫市住建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無錫啟動712個規劃發展村莊現代“美麗農居”建設,改善農村住房8932戶;明確47個規劃發展村莊作為農房新(翻)建重點推進村,1100余戶農房啟動建設,724戶基本完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