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東方,氣象萬千。“十四五”時期,江蘇明確將建設“一中心一基地”拓展為建設“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率先探索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新春伊始,江蘇更是召開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推進會,對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進一步安排部署,體現了一抓到底的恒心。
千帆集備,蓄勢待發。在新起點上,開放的版圖將如何奮力續寫,碰撞出新的可能?
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縱觀“三個一”建設,其目標定位離不開“全球影響力”“國際競爭力”“世界聚合力”幾個關鍵詞。這樣的目標毫無疑問要放在全球坐標系中衡量。要建設好這個“樞紐”,江蘇有充分底氣——
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水平保持全國領先。我省實際使用外資約占全國的1/6,外資規模連續7年穩居全國前列。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408家落戶江蘇。
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規模穩居全國前列。貨物進出口連續22年居全國第二位;全年服務貿易規模超7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開放載體能級持續提升。江蘇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三年行動初見成效,全年形成102項制度創新成果,9家開發區位列2024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核評價前30位、數量全國第一,蘇州工業園區“九連冠”。
制度型開放穩步拓展。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江蘇首批高水平制度型開放“38條”全部落地見效,第二批高水平制度型開放“50條”出臺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成效明顯,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有序推進。
開放布局加快優化。去年全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增對外投資項目872個、增長34.6%。全省7家境外園區入區企業超370家。
開放通道不斷暢通。全省共有外貿近遠洋航線84條,覆蓋65%的重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穩定開行至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線路25條,全年開行中歐班列2286列、增長7.7%。
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已與全球67個國家締結國際友城363對,數量全國第一。
然而,面對復雜嚴峻的局面,開放的質量也需要與時俱進。省政府辦公廳最新印發的《2025年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重點任務》中,圍繞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作出七方面15項具體部署。
其中,會議著重強調要更大力度推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這是聯絡世界、支撐雙循環的戰略性物質載體,是“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的國際化資源要素集結通道。建好一條物流大通道,相當于開辟了一條具有澎湃動能的國際經濟走廊。
近年來,江蘇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正在提速,13個設區市中有1個國際性和6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接下來,江蘇還要向東建設安全經濟的海上通道,向西建設便捷高效的陸上通道,同時建設高效協同的空中通道和互聯互通的信息通道。
建強載體平臺釋放更強動能
江蘇在全國開放格局中地位獨特。從國際層面看,江蘇與日韓、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區域經貿合作頻繁、交流往來密切,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具有顯著優勢;從國內層面看,江蘇作為全國制造大省和開放大省,通江達海的地理優勢、開放前沿的歷史優勢、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撐等匯聚于此。15項部署中明確提出強化高端開放平臺建設,這引起許多園區和企業的共鳴。
新春伊始,太倉德企已開啟“沖刺模式”。大年初六,寶適汽車部件(太倉)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便恢復運轉。為應對新能源汽車訂單激增,企業將生產計劃從原定上浮20%調整為上浮50%。總經理楊鋒表示:“國內外客戶需求旺盛,我們必須跑出‘開門紅’加速度。”
“中德(太倉)產業合作示范區以德國中小企業集聚為特色,擁有汽車零部件、工業母機、航空航天三大德資主導產業鏈。2024年,太倉集聚德企突破550家,全年實際使用德資連續實現翻番。”太倉市商務局局長金麗萍說,太倉將以國際進口博覽會、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等國內外展會為平臺,推動太倉制造“借船出海”,同時助力德企深耕中國市場、輻射亞太和全球市場。
去年1—11月,蘇州工業園區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639億元人民幣,占蘇州市的38%、江蘇省的14%、全國的0.95%。“園區正加快建設中新數字貿易集聚區,同時推動制度創新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拓展國際業務。”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一方面大力推動制度創新開放,推動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盡快落實,完善“蘇數通”數據跨境公共服務平臺,同時積極參與中國—新加坡數據政策對話機制試點,重點圍繞可信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探討合作。另一方面高標準建設蘇州國際數據港先行示范區,引進、培育一批數字貿易創新型企業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貿易代表性企業。
由江蘇民營企業紅豆集團牽頭、聯合中柬企業共同開發建設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西港特區)是中柬唯一簽訂雙邊政府協定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已引入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的企業(機構)202家,成為中柬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
“江蘇是制造業大省,我們非常歡迎江蘇企業落戶西港特區,實現共贏發展。”西港特區公司總經理李淑賢說,如今,西港特區主要瞄準汽配輪胎、新材料、五金機械、建材家居等產業開展招商,進一步提升特區的產業能級及整體競爭力。“今年柬埔寨將延續‘2024年西哈努克省投資促進特別項目’政策,在西哈努克省的投資項目可在原有最多6—9年所得稅免稅期的基礎上,再申請增加3年。應該說,西哈努克省的投資發展潛力巨大。”
為確保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即使在春節期間,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各個生產區域都能看到“春節駐場”員工們忙碌的身影,該公司2024年度銷售額同比增長7%。“根植蘇州25年來,得益于本地優良的營商環境,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一家科技驅動型企業,將堅持研發創新,重點布局自動駕駛、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持續與國內頂尖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聯合培養產業人才。“未來也期待政府能繼續加強引導和支持,為企業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優的政策環境。”
以開放主動贏得發展主動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江蘇發展的鮮明底色。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江蘇深化‘一樞紐’建設的目標任務,研究提出新一批重點改革舉措,持續提升對全球要素的集聚流動力、配置增值力和輻射帶動力,推動中央和省委明確的開放領域改革舉措落地落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新優勢。”江蘇省商務廳廳長司勇表示,立足新起點,江蘇將加力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貨物貿易穩中提質,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利用外資保穩促優,企業出海的統籌布局和規范引導,制度型開放先行先試以及開放平臺載體建設。
為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走深走實,今年江蘇將支持企業參加115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展會,積極推進江蘇中亞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柬埔寨西港特區、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標桿項目建設。
貨物貿易方面,江蘇將持續開展“江蘇優品行全球”行動,加大信保對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的支持力度。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是貿易新增長點,我省將出臺江蘇服務貿易、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組織50場境內外服務貿易展會,助力企業抱團出海。
外資利用始終是江蘇的優勢所在。新的一年,江蘇將聚焦江蘇“1650”產業體系,編印江蘇重點外資產業招商圖譜,開展新一批外資總部認定和外資研發中心免退稅資格核定工作,全年力爭新增20家左右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70家以上外資研發中心。
加強海外布局,是規避貿易壁壘、促進外貿轉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之舉。對于企業出海,江蘇將進一步提升“全程相伴”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效能,引導支持企業積極穩妥開展跨境產業鏈合作,提升國際化、本土化經營水平。
更大力度推進制度型開放既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需要,也是更好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在此方面,江蘇將抓好國務院關于制度型開放30項復制推廣政策和我省第二批50條任務清單落地實施,推進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試點,推動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試點擴圍拓面。同時還將推動自貿試驗區發展和開發區提質增效,讓平臺更多為產業賦能。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顏穎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