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開年以來,江蘇各地圍繞“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促進新動能集聚、新業態涌現、新產業壯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推動力、支撐力。
江蘇臺記者沈楊說:“這里是南京江寧元宇宙產業大廈,聚集了一批元宇宙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作為數字經濟的熱門賽道,新的一年,從園區到企業都蓄勢待發,圍繞著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服務產業的深度應用。”
江蘇擁有數量龐大的需要實訓的大學生,但部分學校受限于場地和資金,無法滿足全部學生的實訓需求。面對這一難題,園區企業自主研發了各種虛擬仿真場景和數字人,讓學生能夠在虛實結合的環境中進行實訓,不僅節省了建設成本,老師還能結合場景現場指導,提升實訓效果。目前,企業開發的虛擬場景包括了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個工種,涵蓋了數十種高校實訓主要場景,已經在全國數百所高校落地應用。
江蘇新大陸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兵說:“2025年,我們將繼續依托元宇宙、大數據、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高校新專業申報、傳統專業升級和診斷提供數據支撐,通過聯合研發、技術共享等方式,加速教育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轉化。”
得益于良好的產業生態,江蘇不斷在生物制造、商業航天、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賽道“搶占身位”。目前,江蘇未來產業核心企業近1700家,核心企業營收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方陣。面對“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的新部署,全省各地正緊扣“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立足各自產業基礎,在風電、前沿新材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蓄勢發力,全力打造一批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今年將優先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氫能等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先進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為打造“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