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對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
現在正值甘肅隴南文縣玉壘坪村的油菜花盛放的季節。文縣地處秦巴山區,是甘肅迎來春天最早的地方,但山大溝深的地理條件,也讓當地一度成為全省深度貧困縣,玉壘坪村更是在群山環抱之中,交通極度不便。
2020年,村子脫貧摘帽出列。這幾年,玉壘坪村依托農旅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里熱鬧了,產業興旺了,村民收入也高了。
總臺記者 馬麗:走進文縣玉壘鄉玉壘坪村,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眼前是一灣碧水,身后的層層梯田上,油菜花蔓延開來,游客們在花田中穿梭,四溢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從2月初開始,來玉壘坪村游玩的游客就絡繹不絕。今天,雖然下著蒙蒙細雨,但在雨中踏青賞花,也是另一番滋味。然而,十年前的玉壘坪村面貌可大不一樣,泥濘的道路,零零星星的花田,還有簡易的房屋,讓村子黯然失色。
玉壘鄉玉壘坪村村民 袁世明:以前的玉壘坪是石板房和瓦房,道路是土路,只有1米多寬。過去用水不方便,用水靠背,現在水、電路全部都通了。
玉壘坪村所在的玉壘鄉,位于白龍江與白水江交匯處,自然風光秀美,素有“隴蜀咽喉”之稱。河道兩岸山巒林立,玉壘鄉12個行政村的百姓依山而居,國、省道也在山間綿延。山大溝深的地理條件,一度制約著當地的發展。
玉壘鄉黨委書記 方婉茹:制約的瓶頸就是我們這個路,通過這幾年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們現在的道路已經從之前的1.5米寬變成3.5米寬了,而且全部都硬化了,我們想著在玉壘坪搞文旅產業。
總臺記者 馬麗:如今,在玉壘鄉,根據不同村落的特點,探索出了特色化發展道路。在冉家村,建起了民俗花燈戲的主題文化廣場和戲樓;玉壘坪村則打造集休閑度假、賞花、康養以及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田園小鎮。
既有拍照打卡地,也有小朋友的萌寵樂園,形成了春賞花、夏戲水、秋聽雨、冬養生的四季體驗,也讓游客可以深度感受田園鄉村的魅力。
這兩天,玉壘坪村正忙著翻修道路,許多民宿也已經熱鬧起來。而新的一年,不少村民也有了新的規劃。
玉壘鄉玉壘坪村村民 李翠蓮:我想跟老伴兒一起開個農家樂。
玉壘鄉玉壘坪村村民 張學軍:我們村自然風光秀美,我們想把好資源利用起來,以民宿為游客的主要旅游駐足點,游客不僅可以飽覽自然美景,還可以品嘗我們的山野菜,以及農戶自己養殖的土雞、種植的蔬菜。
鄉村旅游的火熱,帶動了當地上百名村民在民宿和玉壘旅游景區就業,旅游相關產業的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元。而油菜花除了觀賞,還能作為油料給村民帶來收益。
玉壘坪村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僅僅是隴南市的一個縮影。作為甘肅省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主陣地,隴南市將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每個縣區都有2至3個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已覆蓋近35萬脫貧戶,聯農帶農效益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