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發生在春天里的故事,總是振奮人心的、生機勃勃的、充滿希望的。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生力軍。這一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經濟體,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撐起經濟“半壁江山”。如今,全國登記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500萬戶。人們常用“56789”來概括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由此可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據人民日報消息,2024年,我國外貿企業活躍度不斷提升。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首次超過60萬家、首次成為我國高技術產品的最大進出口主體、占我國消費品進口比重首次超過50%……去年,民營企業以“三個首次”交出了亮眼“成績單”。這份“成績單”充分彰顯民企在我國外貿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預示著我國外貿發展新的走向和潛力。
宏觀數據之下,折射的同樣是民營企業向“新”而行、以“質”取勝的身影。人形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AI大模型DeepSeek驚艷全球、國產新能源汽車馳騁國際市場……民營企業創新突圍的背后,離不開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保駕護航。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我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等先后出臺;“新春第一會”上,多地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來推動,無事不擾、有事必應。從中央到地方,從營商環境持續向優,到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政策“組合拳”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民營企業吃下長效“定心丸”,輕裝上陣,擁抱發展的春天。
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很正常。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闖過去了,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呼喚每一個創業者、實干家,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民營活力”。
民營經濟的春天,從來不是等來的,而是拼出來、闖出來的。互聯網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數字經濟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異軍突起,新能源汽車不斷迭代升級,“新三樣”助推全球綠色轉型……一幀幀新場景、一幕幕新業態,展現著廣闊中國市場成就民營企業的生動景象,也反映著民營企業搶抓時代機遇,做強做優做大自身的鮮活縮影。當政策暖風與市場活力共振,當法治保障與創新動能結合,民營經濟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