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象中的昆山,一直是“因外資而興、因外企而強”。一組數據可以窺見另一番景象:2024年,昆山規上民營工業企業較2023年底增加135家,企業數占據主導地位,占昆山規上工業比重突破六成;規上民營工業企業總產值6002.98億元,同比增長19.7%,拉高昆山規上工業產值增速8.6個百分點,戶均產值3.51億元。
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昆山的民營企業與外向型經濟互補融合、發展壯大,在“昆山之路”上跑出加速度。民營企業正以其堅實的根基與澎湃的活力,默默撐起了一片天,成為昆山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重要引擎。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昆山不斷優化“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以產業鏈升級帶動創新鏈重構,用制度創新激活要素配置,通過政企協同構建民營經濟韌性發展生態,推動縣域經濟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追求的深層變革,著力從“世界工廠”向“全球創新節點”躍遷。
群星滿天,在創新求變中爭當領跑者
在好孩子集團車間走一圈,各生產線滿負荷趕訂單,預計全年將交付安全座椅420萬臺。其中,已經和理想、極氪、比亞迪等車企達成合作意向的智能兒童安全座椅,正成長為企業革新的關鍵力量。
“沒有今天的研發投入,就沒有明天的收獲。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要主動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來。” 好孩子集團總裁辦主任兼研發總監涂祖宏說,數字化創新正重構好孩子母嬰產業生態。
從一家瀕臨倒閉的校辦工廠“蝶變”成全球母嬰行業的頭部企業,好孩子是昆山民營企業發展蛻變的一張名片。經過40多年的發展,16.5萬家民營企業扎根昆山熱土,在創新求變中“捶打”自身特色競爭優勢,主動參與“卡脖子”高精尖技術難題破解,爭當新型工業化時代的領跑者。
分解來看,昆山民營企業行業涵蓋全部32個工業統計門類,特別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大具有昆山特色的重點產業創新集群中,民營企業數量均超百家,產值占比超30%,擁有立訊電子、聯滔電子、三一重機、華辰精密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與此同時,澤璟生物、清陶能源、中信博等新銳力量在生物醫藥、新能源賽道破竹前行,形成了民營企業鋪天蓋地、“群星滿天”的生動局面。
民營企業是生力軍,科技創新是主舞臺。在昆山3350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約占85%。此外,29家蘇州市級及以上獨角獸企業中,民營企業約占72.41%;222家蘇州市級及以上瞪羚企業中,民營企業約占80.63%,展現了“不爭顯赫之名,但求實效之功”的創新路徑。
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在昆山、成長于昆山的民營企業,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深耕光伏跟蹤系統核心業務主賽道,逐漸成長為全球跟蹤系統領軍企業,產品遍布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8月,中信博實現科創板上市,之后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正加速邁向“百億級企業”方陣。
“我們始終堅持差異化創新,成功構建了‘跟蹤+’‘綠電+’等復雜場景解決方案的業務布局,實現了在全球光伏行業內的差異化領先。”中信博董事長、總裁蔡浩說,截至目前,中信博在全球設置了3大研發中心、4大服務中心、17個分支機構及6大生產制造基地,走出了一條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再到品牌出海的全球化之路。
鏈式效應,人才招引與科技招商雙輪并驅
2月26日,江蘇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作為蘇州兩家參會企業之一,清陶能源展示了蘇企風采和澎湃的創新動能。
8年時間,完成10多輪融資,總體估值超200億元,獲評“全球獨角獸”“中國獨角獸”企業——這背后,是“清華創業天團”帶來的一場創新“裂變效應”,也是昆山前瞻布局,實現“引進一個人才、集聚一個團隊、培育一家企業、帶動一個產業”鏈式效應的典型案例。
昆山建立產業鏈人才圖譜和緊缺目錄,推進人才招引與科技招商雙輪并驅,從人才科創新維度,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力,加快培育布局創新矩陣。
多年前,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曾在博士期間參加昆山“著名高校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對昆山留下良好印象;2015年,在經營多年的清華“昆山周”活動上,昆山向清陶能源人才團隊拋出“橄欖枝”,使得這場名城與名校的“牽手”變得更加水到渠成。
起初,落地昆山的清陶能源也面臨有技術無市場的窘境,在近兩年的時間里,都沒有產生盈利。對此,昆山一清二楚,但并不計較一時得失。2018年,在昆山的大力推薦下,清陶能源獲評姑蘇重大創新團隊,同年11月,還受到首批昆山市“頭雁人才”及團隊表彰,獲得1億元項目資助,一時在行業內引起轟動。
以昆山先賢祖沖之冠名的創新創業大賽,是昆山另一招引人才科創項目的重要窗口。從2017年開始,每年大賽縱橫海內外,目前累計征集3954個科創項目,形成覆蓋新顯示、新智造等六大新興產業的創新版圖。
賽馬場上選駿馬,比賽途中配資源。循著大賽的腳步,一批批人才和科創項目隨“風”落到昆山,從一株株小樹苗逐漸長成一棵棵蔥蘢大樹。
作為第八屆“祖沖之杯”昆山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之一,孿數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獲得400萬元項目資助,為企業開疆拓土注入新動能。借助國企注資入股等多種形式,孿數科技累計融資近億元。
“昆山是縣域發展的‘領跑者’,珍視人才、注重服務,讓我們找到了新的福地。”孿數科技總經理馬俊杰說,目前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已落地100多個數字工廠項目。
良性互動,營商環境從“便利化”向“增值化”躍升
2月18日,昆山龍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研發總部基地奠基。但企業因實際生產辦公需要對方案進行了調整,導致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遲遲未辦理下來。
昆山高新區經濟發展局負責人急在心頭,特意以“企業主”身份前來體驗整個辦事流程。其間,在與相關部門深入溝通商討下,他幫助列出企業辦證所需材料清單,將材料遞交和現場勘察流程合并推進,使得企業在重新辦理當天就拿到施工許可證。
不怕遇到問題,就怕問題解決不了。作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標桿,昆山發揚親商安商富商的優良傳統,著力在換位思考上下功夫、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在優質便捷上下功夫,通過政策創新、要素保障、服務提效和產業鏈協同,促進營商環境優化與民營企業發展升級形成良性互動,推動區域營商環境從“便利化”向“增值化”躍升,構建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系統。
僅去年以來,圍繞企業關心關注的政務服務、要素保障、權益保護、涉企服務、正向激勵五個重要領域,昆山就推出30條舉措,涉及99項具體事項。同時,建立營商環境“通報制”和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開設營商環境投訴專線專欄,全天候響應企業訴求,高效快速推動政策落實、服務改進、政策優化。
針對企業審批流程、群眾辦事等堵點、難點問題,昆山深化模式創新、流程再造,提供65個“一件事”集成辦、近350項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超800個“全程網辦”服務事項、涉企不動產登記“定制辦”等服務,實現企業服務“一鍵、一指、一線、一窗”可達,并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此外,深入開展“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重大項目集中服務月、“助企直通”政企懇談會等活動,推進“換位跑一次”行動,動態感知企業需求。
政策給力、服務精準、環境創優,這是昆山一以貫之發展民營經濟的態度;方便多了、效率高了、路少跑了,這是昆山民營企業逐漸感知到的溫度。去年9月20日,在2024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公布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榜單中,連續20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榜首的昆山,再一次包攬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市化質量“五個第一”。
1月11日,昆山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召開2025年“新年第一會”,發布實施昆山智造“八大工程”,以“AI賦能昆山智造”為主題,系統推進產業能級躍升、核心技術攻堅、梯度企業強基、數實融合提升等行動,推動新一輪經濟結構與運行模式競合、重塑、蝶變。在中國最強縣的舞臺,民營企業將以其“長袖善舞”之姿,闊步走進繁花似錦的春天。
東方風來春滿眼,勇挑大梁奮楫先。一身“闖勁”的昆山,跳出縣域思維,主動攀高比強,將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爭做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的探索者、引領者。
(蘇報駐昆山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 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