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清晰看見世界的眼睛,是擁抱未來的第一扇窗。今年3月是第10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日前,教育部決定開展第10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合力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質增效,實現全國和各地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更快下降。
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中心呼吁:幼兒園及小學階段是控制近視發生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全社會應共同行動,引導幼兒及小學生理解眼健康的重要性,培養其良好的用眼習慣,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確保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家長、學校及社會各界均應積極參與近視防控工作,營造愛眼護眼的良好氛圍,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自習時頭頂溫暖的燈,筆下可調節的桌椅,都在細枝末節處關系著視力健康。如今,走進江蘇各地中小學教室,節能護眼燈光線柔和,燈光明亮卻并不刺眼。據悉,去年底,江蘇已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有研究表明,當學生的座位高度不匹配時,容易造成視力下降、脊柱側彎等生理問題。而在南京等地,可調節課桌已投入使用,可根據學生的身高對桌椅進行升降,孩子們寫字不用再駝背彎腰,身子坐直,自然有益于預防近視。
近視防控需從“一減一增”入手——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負荷,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從課業上為孩子減負,才能從根本上減少作業用眼負荷。去年開始,蘇州、南京等地陸續有學校實行“作業熔斷機制”——努力在作業質上發力,而非單純疊量。
去年12月,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寫道:“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避免孩子學業負擔過重或因長期超負荷學習消磨學習興趣和成長自信,學校實行‘作業熔斷機制’,小學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業的,請讓孩子停止作業,及時就寢,保證充足睡眠。第二天向老師說明情況即可,未完成部分無需補做,老師會根據情況做出教學調整,促進孩子學習更加有效。”在泰州市,學校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其中小學一、二年級不得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但也有專家建議,應從家長端減少“內卷”。部分教師也坦言,一些情況下,連學校都可接受學生作業寫不完,關鍵家長不能忍,對下一代的高期待,給了孩子太多壓力。
從何時開始,眺望窗外的綠意,成了一種奢望?困在教室“樊籠”里的學生,何時才能“返自然”?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的“天然良藥”。新學期伊始,全省義務教育學?!?·15專項行動”在各地各校落地,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課間活動時間調整至15分鐘。即使在有限的校園空間里,學生們也能玩出新花樣,滾鐵環、跳皮筋、踢毽子……各校對運動項目推陳出新,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游戲和形式多樣的體育項目,讓孩子們的眼睛得到解放。
學校負責人簽訂責任書,這場近視防控攻堅戰,能打贏嗎?在泰州,教育局負責人、校長(園長)、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任課教師、視力保護委員、家長、學生等8個主體分別確定近視防控責任、任務分工。如責任清單中明確了市(區)教育局局長牽頭負責本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定期對學校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進行考核評議,督查轄區內學校近視防控工作措施落實情況;校長(園長)需組織完成每年4次視力篩查,建立學生視力檔案,完成教室燈光照明改造工作,保障學生睡眠時間,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程,配足配齊學校近視防控管理隊伍;任課教師需優化教學和作業量,減輕學業負擔,控制多媒體設備教學使用時間,督促學生上課時采用正確的讀寫姿勢……
當我們在討論教育公平、素質教育時,是否意識到,近視率居高不下也同樣是千萬父母的一塊“心病”?教育評價體系的改革刻不容緩。早在2023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便明確提出,要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這種制度創新揭示:只有將健康指標轉化為教育指揮棒,才能打破“分數至上”的惡性循環。當升學率的單一評價轉向多元發展觀,視力保護才能獲得應有的戰略地位。
同時,家庭防控陣地的失守值得警惕。不少家長雖然知道護眼方法,但能持續落實的很少。一些家庭一邊在給孩子配齊護眼設備,一邊催促孩子熬夜刷題。這種割裂的行為,透露出家長在應試壓力下的焦慮。當視力健康淪為分數競爭的犧牲品,我們正在透支下一代的未來。因此,建立家校協同的視力檔案管理、創設家庭護眼空間,或許能重構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對此,江陰市教育局也呼吁:家長要做好孩子近視防控的“守門人”,倡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減輕孩子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
附:青少年用眼建議
學校是近視防控的主陣地,家庭是近視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一、注意孩子讀書、寫字姿勢。1.讀書寫字身體要坐正,保持眼睛與書本距離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與桌子距離應約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3厘米(一寸)。2.寫字時執筆角度要適合,用鉛筆、鋼筆寫字時筆桿與紙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間,用毛筆寫字時力求筆桿直立。3.不歪頭或躺著看書,不走路看書,不在晃動的車船上看書。
二、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1.讀書寫字時,要有充足的光線。不要在過亮、過暗的光線下讀書(如太陽直射光線下、傍晚光線不足時)。盡量不用鉛芯過細的筆寫作業,鉛芯要軟硬適中,作業用紙要潔凈,書寫字體不要過小。選擇適合的桌椅讀書寫字,桌子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為宜。2.看電視時,人與電視機應保持三米以上距離(或保持電視畫面對角線5倍以上距離)。電視屏幕的高度應與看電視人的視線平行或稍低一些,電視機要放在背光的地方,電視的光亮度要適合,不能過亮或過暗。3.操作電腦時,電腦屏幕最好背向或側向窗戶。避免出現反光現象。電腦操作臺應低于一般課桌的高度,使用者座椅高度可適度調節。
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1.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能過長,應控制在30分鐘左右。2.看電視或操作電腦時間不能過長。連續看電視或操作電腦30分鐘左右,應休息一下眼睛,或閉目養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運動或向遠處(6米以外)眺望。3.不玩或少玩游戲機。偶爾玩一下時要注意眼睛與游戲機的距離不能太近,持續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四、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幫助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鋅、鉻等,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維生素A食品(如胡蘿卜、南瓜、動物肝臟、杏、枸杞等)。
五、確保孩子充足的睡眠。睡眠對大腦的發育和功能完善極為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小學生的情緒穩定和心理健康,同時也有助于免疫系統的完善,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保證在10小時。
六、增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1.保證孩子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白天戶外活動,周末和節假日盡量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對于已患近視的兒童青少年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2.鼓勵和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七、定期檢查,及時為孩子選配合適的眼鏡。家長每半年應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處作全面視覺檢查。如果確認孩子已患近視,要及時到醫院驗光配鏡??傊?,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共同聚力扭轉當前青少年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的不利趨勢。強化“健康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努力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睿哲 程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