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強本領增才干!江蘇各地聚焦干部隊伍能力提升

江蘇推動黨員干部在創新前沿開闊視野、更新思維、提振狀態

強本領增才干,更好服務“打頭陣”

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并指明其中一個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

把總書記諄諄囑托化為生動現實,廣大黨員干部務必干字當頭、奮發有為。記者注意到,連日來,全省各地聚焦干部隊伍能力提升,把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引入課堂、導入實踐,既促理念更新,又強實戰淬煉,引導廣大干部以學促干、提振狀態、爭先抓早。

理念更新:人工智能成“必修課”

3月18日,由蘇州市委組織部主辦的“AI賦能政務辦公實操能力培訓班”在蘇州干部學院火熱開講。臺上,授課老師重點圍繞AI賦能PPT制作、公文高效處理、數據整理分析、政務智能體搭建等內容娓娓道來;臺下,蘇州市級機關、縣區、鄉鎮等有關單位的分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共1500余名干部分別在主課堂和分課堂參訓。

千名干部共學AI,不僅學,還上手練,讓不少參訓干部感到很新鮮、很受用。“課程內容很實在,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都是直接指導實踐的干貨。”參訓學員余建偉感嘆,人工智能技術呼嘯而來、日新月異,對于干部而言,要正確對待和科學運用,首先要避免對相關技術一知半解,要么不敢用、不會用,要么迷信技術、濫用技術。“怎么跟業務更好結合?”“AI如何更好輔助決策?”這樣熱烈的討論和思考,一直延伸到課后。

積極主動與時代同頻共振,切實提升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這正是蘇州開展人工智能專題培訓班的題中之義。“面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許多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本領恐慌’,干部對學習、理解、運用人工智能有著迫切的需要。”蘇州市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蘇州正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城市建設,開展這樣的培訓,正是為了幫助干部更新思想觀念,補齊素質短板,提高履職能力,形成與時代相匹配的素質能力,成為“懂AI、會AI、用AI”的高素質干部。

“人工智能于產業發展是革新,如何助力決策優化、公共服務提升等關鍵領域?”在連云港市海州區舉辦的“智匯海州大講堂”DeepSeek專題培訓上,授課專家圍繞“以DeepSeek為例——人工智能對產業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影響及對策”,從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程、應用場景、未來趨勢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不少機關干部、企業負責人聽后“摩拳擦掌”。海州區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春娟說,“我們單位干部集體參訓,將用好所學,通過整合數據資源、優化算法、拓展應用場景等措施,著力破解數字政府建設中的難題。”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更是推動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銳力量。近日,丹陽市結合年輕干部思維活躍、可塑性強的特點,精選43名90后、95后參加專題集訓,聚焦“學習新思想、學習新技術、學習新知識”三大主題,設置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與實操、數字經濟轉型發展等課程,組織赴國際數據港、大模型工廠、AI賦能研究院等實地參觀學習,幫助年輕干部拓寬思維眼界、更新知識儲備。

能力革新:“練兵場”設到前沿地帶

著眼培養鍛煉干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本領視野,各地堅持思維拓展與實訓實戰并舉,加快推動干部專業化能力建設。

鹽城東方集團創新打造“鏈主牽引+全周期服務”招商體系,先后自主招引中聯即送、聚盟共建、寧波竹成、麥騰物聯等10多個重大項目落戶到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的拓荊科技、富創精密等5個項目成功登陸科創板,實現投資收益超35億元。

提起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鹽城東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旭東表示,“正是通過參加各類賦能培訓,企業的干部團隊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不僅汲取了創新思維的養分,還深植了全周期服務理念,這為集團持續‘招大引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力動能。”

“一線是最好的課堂,難題是最硬的考題,做直面產業發展一線的干部,要有‘既當服務員,又當研究員’的擔當和能力。”鹽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鹽城常態化辦好“黃海大講堂”“黃海微課堂”“周一大講堂”,分領域舉辦科技創新、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專題培訓班,不斷增強干部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維和本領。同時,堅持把改革發展主戰場、科技創新最前沿作為干部培養實踐的“練兵場”,持續推進年輕干部下基層、到園區、進機關,擇優選派一批科級年輕干部,市縣聯動雙向交流掛職。

近日,在高郵市委組織部開展的年輕干部“青苗訓練營”中,學員們通過“年輕干部下車間”“行動學習法”等形式,把課堂搬到企業車間、項目現場,推動學用轉化。該市還創新推出“一人領辦一項目”機制,30名年輕干部擔任“駐鏈尖兵”,深入產業鏈掛職并領辦氫能產業園建設、智慧農業平臺開發等15個重點項目。高郵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我們將每年新增50個產業攻堅項目供干部領辦,為‘經濟大省挑大梁’輸送更多敢為善為的復合型生力軍。”

機制創新:助更多未來產業“破題”

今年年初,29歲的無錫市惠山區政協辦公室副主任衛哲明“解鎖”了新角色——惠山區組團攻堅“服務企業組”成員。短短幾個月,他已經可以用比較專業的視角觀察和思考產業集群發展。“你看,這是我剛寫的一份調研報告,思考惠山如何‘破圈’發展量子科技產業集群。”衛哲明向記者展示了他最新的工作成果。

這位年輕干部的蛻變,離不開惠山區委在工作機制上的創新。聚焦“干部破繭、產業破題”,自去年底起,惠山區委組織部擇優遴選50名年輕干部組建雙招雙引、服務企業等4支組團攻堅隊,定制“季度亮績、半年曬績、年度賽績”實戰模式,錨定220余個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合力攻堅,以干部敢為激活產業發展強引擎。

從和綜合工作打交道的“熟手”,再到服務產業發展的“新人”,衛哲明面臨的第一個任務是惠山區工信局牽頭的全區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編制工作。“擔子不輕,怎么辦?肯定不能躺在材料堆上想辦法,走出去辦!”他搜集學習省、市近年來相關政策文件后,數十次進園區、進企業,特別是注重傾聽企業的意見。

“印象比較深的是,走訪中一家企業提出了拓展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對接的訴求,我們很快吸納意見,并將關注企業需求融入最新的政策文件制定中去。”衛哲明笑著說,“用創新的辦法對待創新的事業,就會收獲驚喜。”據了解,在區內相關部門的有力保障下,作為無錫全市唯一量子科技產業集群鏈主企業的國儀量子(無錫),今年產值有望突破4億元,正在開拓海外市場。以量子科技為代表的惠山未來產業集群,正破題起勢。

近期,張家港市科技招商專業“研習社”64名學員,分為4個研習小組,正馬不停蹄圍繞新能源(鋰電、氫能)、特色半導體、智能高端裝備3條重點產業鏈開展深入調研盤點,繪制全市產業鏈科技招商圖譜,按圖索驥、靶向開展強鏈補鏈招商行動。“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推廣專業研習機制,采用小切口、精準化的‘課題式’研習模式,創新推出‘共享式+個性化’專業研習活動。”張家港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其中,產業轉型研習社將重點對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發展趨勢進行跟蹤研判,助力張家港加快打造一批更具競爭力的未來產業。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 徐睿翔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