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亭湖:“糧田”變“良田”,描繪好“豐”景 - 鹽城新聞網

近年來,亭湖區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縱深推進“小田變大田”改革,全力打造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增產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蓄勢賦能。

統一規劃

打造“希望田”

春光明媚,新興鎮倪杰村的田野上一派熱火朝天——施工機械穿梭于田間,工人們搶抓有利天氣,正忙著鋪設灌溉管道、興修水渠,一幅“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展開。

據悉,新興鎮高標準農田項目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約1900畝,新建灌溉站6座、橋梁3座、渡槽3座、涵洞82座、過渠便橋12座,平整土地55畝,澆筑防滲渠2.76公里,修建混凝土道路2.68公里。該項目于去年12月初開工建設,預計今年4月底竣工。

“我們實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農田防護等工程,將集中連片田塊建成‘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優質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出能力,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更大的效益。”倪杰村黨總支書記王平介紹,項目建成后全村農業生產將實現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通過科技賦能,實現精準施肥、節水灌溉和高效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對此,鹽東鎮曙陽村種植大戶盧浩波深有感觸。自曙陽村整村推進“小田變大田”試點工作以來,盧浩波累計流轉承包2000多畝土地,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械都能得到廣泛應用,種糧成本明顯下降,實現了糧食增產豐收。“我們的產量一年更比一年好,去年小麥平均畝產達到560公斤,全年兩季的種糧收入達到62萬元。”

近年來,亭湖區積極推行土地流轉和平田整地,通過對“田、土、路、渠、管道”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形成土地集中連片、設施配套完善、高產穩產增產的高標準農田,為全區糧食增產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去年以來,全區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建成高標準農田占比達83.51%。

科技賦能

種上“智慧田”

無人機、一體化物聯網傳感設備、高清監控設備……在五星街道五星村與鹽東鎮新建村共建的智慧農場,一個個頗具科技感的農業設備“馳騁”沃野。距農場不遠處的五星·新建糧食生產綜合服務中心,智慧農場管理平臺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氣象、土壤、蟲情等數據。

“田里布設了許多農情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都能實時傳輸到系統平臺并反饋至大屏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作物生長情況。”該中心工作人員朱明揚介紹,五星·新建智慧農場以數字農田為核心,打造了農田信息立體感知系統,并進行預報預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根據測算,智慧農場將比普通種植區年均增產8%以上,節約人工成本25%,畝平降本增收100元以上。

數智“管家”使作業更精準,云端“大腦”使農機更聰明,傳感器“感知”作物生長,高標準農田的農業生產正向“數字種田”進發。通過亭農云——亭湖農業大數據平臺,能知曉全區農植情況;打造鹽東羊角椒產業大數據平臺,實現單品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運用……農業生產數字化、裝備設施智能化、農業服務信息化的“春風”正讓亭湖的土地越來越“肥沃”。

近年來,亭湖區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數字化工作,堅持規模化、設施化、智能化發展思路,積極推進農業物聯網技術、裝備、系統與農業生產經營的融合發展,實現數字技術與應用生產深度融合、農業數字經濟生態創新構建,著重在平臺打造、基地建設、數據共享等各方面多措并舉,探索形成農業數字化建設的“亭湖模式”。截至目前,亭湖區已建成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示范點11個、數字農場5個、智慧農業園區2個。

建管并重

守護“豐收田”

春風拂良田,沃野孕生機。在便倉鎮西團村,放眼望去,寬闊平坦的道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溝渠能排能灌,一望無際的小麥青青翠翠……農技人員和種植戶正沿著防滲渠進行細致地步行檢查,確保灌溉溝渠引水順暢。

“以前村里都是小塊地,翻地、澆地都不方便,現在這大塊的標準田平整連片、灌溉方便,春耕人力能省一半。”種植戶溫軍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平整連片的土地,滿臉笑意。他腳下的高標準農田,從曾經的“零碎田”變成“整片田”,得益于便倉鎮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據了解,自實施“小田變大田”改革以來,便倉鎮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12萬畝,改造后農田每畝增收50—60斤,增收120元左右,耕地質量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益明顯增加。

“三分靠建、七分靠管”,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是工程發揮長期效益的關鍵。“便倉鎮建立了村級高標準農田巡檢隊伍,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定期巡檢、看管,保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確保工程的長期利用。”便倉鎮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張兵說道。

近年來,為做好建后管護“后半篇”文章,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亭湖區堅持建管并重,實行區鎮村三級管護責任人制度,按照“誰擁有、誰收益、誰管護”的原則,建立專職管護隊伍,明確管護范圍、管護內容、管護責任,形成有力有效的高標準農田管護體系,確保高標準農田“建成一畝、見效一畝、管好一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