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周營村,兩位南京市人大代表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共同為“華天科技蔬菜直供基地”揭牌。簽約雙方分別是周營村黨總支書記張芳和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諸玉平。兩位人大代表一個是基層黨總支書記,一個是芯片企業管理人員,他們能展開怎樣的合作?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種菜的找上搞芯片的,他們的合作一拍即合
2024年的初夏,張芳為村里幾百畝土地犯了愁。這些土地緊靠長江岸線,平整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適合蔬菜種植。但是種菜容易銷路難,種些什么、賣到哪里都是未知數。一旦出現滯銷,蔬菜爛在田里,會嚴重打擊老百姓的積極性。作為村里的“當家人”,張芳不得不愁。
“聽說開發區有家芯片封測企業,員工有七八千人,如果我們村能和這家企業合作,新鮮蔬菜直供員工餐廳,何愁銷路問題?”偶然間的靈光一閃,張芳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她要找的這家企業正是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2018年9月落戶浦口,主要從事芯片高端封裝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常年用工規模在7000人以上。巧的是,公司的副總經理諸玉平也是南京市人大代表。當“種菜”的代表找上了“搞芯片”的代表,雙方一拍即合、相談甚歡。
“我們的企業離你們村很近,每天數千名員工的用餐對于蔬菜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可以合作當然是一件好事。”諸玉平同時直言不諱指出,“我們的員工餐廳,食材準入標準比較高,幾千人的用餐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對于這點,張芳信心滿滿:“您放心,我們村里一定會把好質量關、安全關,每一批蔬菜都經過檢驗合格后送到企業,保證讓你們吃得放心!”
從田間直達餐廳,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經過多輪協商洽談,雙方的合作終于敲定。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決定與周營村合作共建蔬菜直供基地,建立“訂單式”蔬菜供應鏈。周營村一期整合優質土地資源約210畝, 依托村集體企業——南京沁浦營坊農林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打造“江畔云上田園”蔬菜種植基地,每年的供應量在30萬斤左右。
在合作過程中,浦口區人大常委會主動介入、積極協調,專門開展“代表·代表面對面”活動,讓兩位代表敞開心扉溝通,為村企合作共建出謀劃策。“周營村當前的蔬菜供應量僅能滿足企業需求量的20%,未來合作空間還很大,一定要引導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 “企業要及時提供蔬菜需求種類,講清楚驗收標準,周營村供應的蔬菜必須做到檢測全覆蓋”“要以這次合作為契機,推進蔬菜品牌建設,進一步開拓銷售市場” ……浦口區人大常委會立足實際、著眼長遠,為周營村蔬菜種植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與此同時,橋林街道辦事處與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爭取,在周營村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室,為蔬菜基地批量檢測提供“一站式”服務。
“企業需要什么,我們就種什么,銷售價格根據市場行情并經過雙方協商,企業降低了成本,我們也得到實惠。”沁浦營坊公司負責人說,村里還主動對接省農科院、市蔬菜研究所等單位,選擇優質品種種出優質蔬菜,確保讓客戶滿意、讓群眾增收。
新質生產力+鄉村全面振興,故事還在繼續
近年來,浦口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浦口新實踐,錨定“新質生產力特色高地、高質量發展活力強區”發展目標,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以鄉村全面振興助力產業發展。
華天科技作為國內芯片封測領域龍頭企業,自2018年落地以來,成為了浦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領軍企業,先后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優秀企業等榮譽。周營村地處蘇皖交界,從過去的“廠棚林立、機器轟鳴”到現在的“春江十里、風景如畫”,從過去經濟薄弱村到特色田園鄉村,成為了浦口區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縮影。
兩位人大代表,一方為基層群眾代言,為了農民的生計,積極為蔬菜銷售“找路子”;另一方為職工群眾代言,為了員工用餐的安全和品質,努力為企業管理“出點子”。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民謀利、替民解憂。“這次合作,不僅是我們與周營村簽訂了一份長期的蔬菜供應協議,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種穩定的村企結對共建機制。我們將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解難題,推動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內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諸玉平代表對今后的合作充滿期待。
通訊員 陳勝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