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6日舉行的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上,一批全球“首創”、全國“第一”的高科技產品集體亮相,吸引了來自全球著名跨國公司、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高管,以及新銳創新創業人才參加活動。業界精英和權威學者齊聚南京,攜手共進、競逐產業新賽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在春晚的驚艷表現后,“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等新提法又被寫入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使得機器人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賽道之一 。以南京為例,當前正聚力打造“機器人之城”,匯聚超百家企業,涵蓋產業鏈各個環節,誕生了不少行業“爆款”。比如天創電子帶來的全球首款人形防爆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應急救援等場景,已進入小批量試產階段。
南京天創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爽說:“江蘇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產業基礎很好,零部件企業非常全,但是人形整機企業現在數量還偏少,未來我覺得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整機企業一定是大有所為的,所以呼吁更多企業參與進來。”
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形機器人研發總監陳張說:“整個江蘇,南京的機器人發展水平還處在全國前列的,除了我們制造業非常豐富,具備大量的落地實際的應用場景之外,長三角地區人口稠密,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很多企業也能在這里面做一些細分的市場。”
產業基礎強,發展前景好,還需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再加一把力。大會上,南京針對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四大產業成立了產業攻堅辦,加大力量重點突破。而省級概念驗證中心,南京科技成果轉化學院、南京(江北新區)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的揭牌,將瞄準催生更多的“源頭創新”。作為一個了解南京、投資江蘇的橋梁,本次大會共吸引102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計劃投資總額達1300多億元,涉及軟件信息服務、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為南京以及江蘇競逐新賽道再添底氣。布局長遠,大會還發布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和促進投資的舉措,加快吸引全球科技和產業要素匯聚南京、扎根江蘇。
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汽車產業集群國際部門負責人米歇爾·波瑟說:“我關注人形機器人,因為我覺得它適合未來的制造業,借助這次機會,我們可以和南京有更深入的合作,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在這里扎根。”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說:“在南京成立的中國的數字化中心,為巴斯夫在中國甚至亞太實現數字化戰略提供核心支持,跟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共同成立創新平臺,推動電池技術,特別是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進一步發展。”
長城戰略咨詢董事長武文生說:“我覺得江蘇應該引領國內新賽道新產業的拓展,一類就是說在未來要有引領力和競爭力的,比如說像我們在創新藥的一些細分賽道;第二個我們要抓數實融合的新賽道,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這樣的賽道;第三個新能源和智能網約汽車,把我們綜合實力比較強這個優勢充分發揮好。”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龔俊杰 范潔萍 呂瑩瑩 顧嘯云 王從 編輯/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