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聚地合(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平臺上,一年處理數據調用請求超過1600億次,服務覆蓋量相當于每天4億至5億人……“數字高速公路”見證著這個數字時代澎湃向前、熱力無限。
從驗證碼到AI大模型,從爬蟲時代到數據要素流通,天聚地合在蘇州快速發展的15年,離不開蘇州提供的良好發展環境和配套服務。創業初期,蘇州提供了領軍人才補貼、房租減免、人才公寓等政策,為團隊節省了關鍵成本,“扎根計劃”更是助其建成126畝總部基地。如今,天聚地合已從3人團隊發展為200余人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選擇蘇州,是我們最幸運的決定?!碧炀鄣睾隙麻L兼首席執行官左磊表示,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在蘇州打造數據要素產業集群。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多年來,蘇州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緊緊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鞏固最佳比較優勢”目標,持續完善制度設計和具體舉措,不斷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全面打響“蘇州最舒心”服務品牌,營商環境在全國、全省保持領先。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顯示,蘇州連續5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在蘇州,優化營商環境從來都是高位推進、不遺余力。市委、市政府連續多年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輪流主持、持續舉辦政企懇談會和“1030產業沙龍”等,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各級各部門積極構建助企服務網絡,企業服務中心實現市、區、鎮三級全覆蓋。2024年以來,蘇州專門出臺20條政策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并全面深化政務服務、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領域改革,各部門積極開展“換位跑一次”,優化流程、改善服務,為民營企業“大顯身手”“大有可為”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無論是審批流程、政策激勵,還是產業鏈合作等方面,蘇州都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對于蘇州的營商環境,諾一邁爾(蘇州)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彩有著切身體會。
8年前,被蘇州的創業創新環境深深吸引,張文彩來到蘇州高新區創業。他很快發現,在蘇州,諾一邁爾所需要的原材料、研究合作平臺等,在周邊200公里以內就能配套到位。同時,在各項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公司迅速駛入了“快車道”,成立至今已經完成多輪融資,發展成為國內研發和生產“實現人體組織修復和器官再造”的植入醫療器械的創新型企業。
優越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而“法治”則是公認的營商環境“最硬”內核。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昆山設立全國首家事業單位性質的企業重整服務中心的創新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寫入年度工作報告。
據了解,昆山通過企業重整服務中心,集聚司法、行政、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等多方資源,創造性地找到了一條變簡單的破產清算為“診療式”救治的全新工作路徑,以幫助“危機”企業尋找“新機”、脫困重生。2024年,昆山法院完成重整、和解案件38件,促成庭外重組19件,重整、和解、庭外重組成功率達16.9%,挽救困境企業57家,化解債務214億元,盤活土地、廠房121萬平方米,2700余名員工權益得到維護。
“感謝民警為我們日夜奔波、辛苦調查,不僅化解了這次管理危機,還幫企業筑牢了‘防火墻’!”近日,吳江某知名企業負責人王女士專程來到吳江區公安局盛東派出所表示感謝。通過警企工作站的涉企案事件預警防范平臺,公安部門幫助企業止損1000余萬元,還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善了內部管理機制。一直以來,蘇州公安“警”跟發展,聚力營造公平法治的營商環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務環境。在全市,347個各具特色的警企服務站、工作站設立在產業園、創業園等企業聚集區,在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局中展現公安擔當。
在2024年發布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條舉措中,蘇州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破除招標投標歧視、預防和清理拖欠賬款作為重中之重。蘇州明確,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規范投訴舉報處理、重大政策措施會審、政策措施抽查工作程序,堅持和完善違背市場公平競爭的典型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建立企業投訴舉報快速受理和查處機制,建立涉及產權糾紛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民營企業維權機制;強化“府院聯動”,常態化、持續性、大力度開展涉黨政機關執行案件清理,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100%執行到位、暫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100%足額納入當地預算……
對于日益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蘇州民營企業家們感受頗深,同時用“繼續扎根”“共同發展”的實際行動,表達對蘇州這座創新之城的堅定看好。
亨通集團創立30多年來,從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中國企業500強,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疤K州是企業創業創新、大有作為的天堂?!奔瘓F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如是說。
“從太倉啟航走向了全球,目前協鑫已經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有自己的研發基地。34年來,始終把蘇州作為自己的家?!眳f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如是說。
在多個高端微球制備技術領域取得突破,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填補了我國色譜填料微球領域的空白。10多年來,企業的研發費用率始終保持在15%左右?!斑@么高的研發投入保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蘇州的政策支持,我們將繼續在蘇州深耕發展?!惫緞撌既私赝硎?。
(蘇報記者 陳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