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劉鑫
玉蘭初綻、海棠含香,開放合作、攜手共贏的春潮涌動。
連日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關村論壇三場高層次論壇2025年年會陸續拉開帷幕,吸引大批海內外嘉賓共赴“東方之約”。會場內外,跨國公司、國際企業尋覓合作機遇、宣布增資擴產,展現出對中國經濟的充分信心。一張張訂單、一次次洽談、一場場推介,見證著中國開放腳步的“永不停歇”,也必將讓“大市場機遇”造福各國、惠及萬家,更好釋放中國經濟的“春日暖意”。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市場信心有效提振,從“年味經濟”帶來文旅“開門紅”,到“春日消費”接棒保持“文旅熱度”,從熱門IP的文化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到鮮花“顏值”轉化為產業“價值”,車水馬龍的港口碼頭、升級迭代的消費場景,生動印證著“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沒有改變”。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依然保持65364億元高位,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等指標實現穩步增長......今日之神州大地,無論是城市公園、鄉村田野,還是特色景區、街頭巷尾,處處涌動著實干熱潮,億萬中華兒女辛勤付出、團結奮斗,這是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話合作、共謀發展的最大底氣與強勁信心。
當前,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挑戰的時代背景下,跨國公司把目光投向東方、選擇投資中國,“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看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增長空間大等優勢依然存在;觀充沛的創新活力,“杭州六小龍”科技突破,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日益涌現,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構建起全鏈條創新生態,正以高技術、高效能追求高質量增長;再看穩定的政策預期,優化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加快互免簽證協定商談......放眼未來,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發展的腳步不停、以中國式現代化促進全球發展繁榮的方向不變、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信心不減,必將創造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共赴更加美好的未來。
“暖意”帶來信心,“新意”激發動力,“誠意”拉緊紐帶。攜手合作、共創未來,這是中國的承諾,更是中國的行動。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十大任務之首。縱觀當下,國際醫藥巨頭阿斯利康宣布未來5年投資25億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正在廣東湛江建設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的一體化生產基地;上海浦東再迎1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家外資研發中心......展望前路,深刻認識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戰略意義,加快探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服務保障,定能在“雙向奔赴”中共賞世界經濟的“中國風景”。
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我國經濟在一次次風雨洗禮中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增強外國朋友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的堅定信心和強勁底氣。我們堅信,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環境越來越好、服務越來越優以及各項舉措落地見效,一個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堅定開放合作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新機遇。(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