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周冬梅
- 時間:2025-04-09 11:22:01
初中畢業后進入南外仙林分校國際高中,在中德班學習一年德國高中預備課程,后赴德國高中學習三年,畢業后可申請全球頂尖學府……在南京,自2009年以來,每年都有這樣一群少年,通過“1+3”模式,從南外仙林分校出發,前往德國留學,不斷靠近自己的理想。
據悉,2009年,經南京市教育局批準,南外仙林分校國際高中始創“中德班”,成為江蘇省首個留學目標國為德國的國際項目。中德班的學生通過三年在德國高中的學習,成績合格、順利畢業即獲得德國高級文理中學畢業文憑——“Abitur”,即德國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資格證書(無須再經過預科或者對外國留學生的語言考試)。學生可享受德國教育公民待遇(不受限制申請任何一所德國大學任何一個專業,且入讀德國公立大學免學費),在德國120所學術型和科研型的綜合性大學、工業大學,以及212所應用科學大學登記入學,也有資格申請57所德國藝術類院校,同時還可以申請如英國牛津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韋爾斯利學院等國際著名大學。
中德班擁有一流的中外教育教學管理團隊,南外仙林分校中德班“中德大家庭”聲名遠播。辦學十六載,800多名仙林學子在德國中學就讀,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美國、日本等地著名高校深造,陸續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在全球多個國家不同領域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兩人在德國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并留校工作。
【學長風采】
陳疏桐:責任與堅持,見證聚光燈下的蛻變
陳疏桐
曾獲獎項:國際高中第十七屆外語節開幕式和閉幕式德語主持人、外文朗誦大賽二等獎,“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活動中榮獲特別獎,第四屆A1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二等獎、A2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二等獎
錄取學校:德國科羅斯特(女子)高級文理中學
“在中德班學習的一年,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回顧這一年,陳疏桐說:“有兩段經歷,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的成長之路,不僅讓我收獲自信與勇氣,更讓我體會到語言的力量和舞臺的魅力。”
第一段經歷是德語朗誦比賽。陳疏桐參賽作品是《少年維特的煩惱》,這首充滿戲劇性的詩歌,復雜的發音、多變的情感、強烈的節奏感,都對她提出極高的要求。那段時間,放學后,陳疏桐都在空教室里反復練習,跟著錄音糾正每一個音調,對著鏡子調整每一個表情。她說:“比賽當天,站在聚光燈下的那一刻,我能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但當熟悉的文章從口中流淌而出時,所有的緊張都化作了專注的力量。”
另一段經歷是擔任國際高中第十七屆外語節開幕式和閉幕式德語主持人。陳疏桐不僅要熟練運用雙語串場,更要靈活應對突發狀況。彩排時,她因緊張說錯流程,非常自責。但老師一直鼓勵她:“完美的舞臺,都是從不完美中練就的。”于是,她抓住每個課間背誦串詞,拉著同學模擬互動環節。陳疏桐還記得正式主持那天,“當聚光燈亮起,我微笑著說出開場白,特別是用德語和中文穿插介紹節目時,聽到觀眾席傳來的笑聲和掌聲,那種被認可的幸福感讓我熱淚盈眶。這場主持不僅鍛煉了我的應變能力,更讓我懂得:責任,會催生意想不到的成長。”
成績來自科學的規劃和不懈地努力。學習中,陳疏桐采用“番茄工作法”,將學習時間劃分為25分鐘的高效段,中間穿插5分鐘休息,這樣既能保持專注,又避免了疲勞。備考季,她會堅持“計劃+執行+反思”的模式,“每天早晨,我會列出當天的學習任務,并按照優先級完成;晚上則會花10分鐘復盤,總結當天的收獲與不足。德語口語是我的薄弱科目,但在老師們的指導和陪練下,后來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未來,陳疏桐計劃在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希望將技術與社會需求結合,探索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查同銳:科學規劃,繪就絢麗多彩的青春畫卷
查同銳
曾獲獎項:國際高中第十七屆外語節配音比賽一等獎、第十五屆體育節徽標設計比賽三等獎、第四屆A2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三等獎、校“優秀班干部”“優秀住校生”
錄取學校:布登王宮高級文理中學
“從第一次來到南外仙林國際高中,到如今收獲德國高中的offer,回顧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就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查同銳這樣形容中德班的學習與生活。
中德班的老師在查同銳的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說:“萬謙老師和Peter老師的課堂歡樂有趣,德語語法講解十分清晰,讓德語變得通俗易懂;楊秀梅老師鼓勵我們多讀英文原著、時文,多聽多模仿優秀的英文演講,讓我們在學習德語的同時,還要強化英語學習;語文課上,薛海霞老師分享中國傳統詩詞,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查同銳會很科學地規劃學習。課堂上,他專注聽講,課后和小伙伴一起玩樂,保證接下來的課堂有充沛的精力。放學后,他會按照學科的難易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配時間,先完成當天的作業,再根據學習計劃進行拓展,如背德語單詞、做模擬閱讀題等。他覺得,做好筆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我會用紅色的筆標記出語法知識點,這樣在復習時就能一目了然。同時,我會定期對筆記進行整理和補充,將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體系。晚自習復習思考,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習效率。”
查同銳很喜歡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參加了籃球選修課。他說:“我喜歡打籃球時那種揮灑汗水的感覺,尤其是在團隊合作中,我們學會了配合,在發揮各自的優勢的同時,齊心協力為團隊的目標而努力,感覺非常棒!而且,練習籃球帶給我的能力和品質,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讓我更自信、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
未來,查同銳想就讀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深入鉆研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他知道:“投身這一領域,需要早早儲備知識與技能。現階段,我努力學好數學、物理、信息技術等基礎學科,為深入學習AI知識筑牢根基。課余時間,通過觀看各類科普視頻,關注AI 前沿動態,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孫靖鑒:嚴謹規劃、大膽實踐,尋找成長方程式
孫靖鑒
曾獲獎項:國際高中軍訓活動“意志標兵”、第四屆A1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三等獎、A2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三等獎,校“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錄取學校:巴德薩克薩高級文理中學
在中德班的學習經歷,孫靖鑒不僅收獲了知識,更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就一定能收獲成長。他就是在嚴謹規劃與大膽實踐中,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成長方程式。
“我會嚴格按照學校課程表規劃每天的學習任務和課外活動。我的學習方法大致為:主動學習、定期復習、小組討論學習、多元化學習。考試前,我會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根據強弱科目,分配時間,保持專注。”孫靖鑒在學習之余,每天會進行適量的運動,如跑步或打乒乓球等,不僅幫助他放松身心,更提高了學習效率。周末,他則勞逸結合地制定作息日程表,確保學習、活動兩不誤。
中德班的課程讓孫靖鑒非常喜歡,“我們除了德語學習外,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心理等課程為我們留學德國文理中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還記得第一次上烹飪課,老師講解了要點和技巧后,我們進入實操階段。但我們小組的所有人對此都一竅不通,那些復雜的配料和操作步驟讓我們頭暈目眩,不是油放多了,就是忘記放鹽了。滿臉油污的我們看著辛苦做出來的菜,一下子明白了父母日常的辛勞。”
孫靖鑒說,老師們的指導也對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薛海霞老師經常鼓勵我們,發掘自己的閃光點;萬謙老師及外教老師們經常在課后為我提供輔導,提升我的語言能力;楊秀梅老師為我們推薦優秀的課外閱讀,拓展我們的知識面。”
在國際高中,學校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80多門豐富多彩的素質選修課程;40多個不同領域的學生社團與俱樂部;六大節與四大類研學拓展活動……孫靖鑒說:“我參加了《建筑設計學》選修課,不僅提高了我對建筑的審美,更培養了我對建筑設計的熱愛。而在外語節活動中,我們會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文化,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獨特風采,更激發了我們學習外語的熱情。”
未來,孫靖鑒希望學習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信息學等專業,他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一定能夠找到讓自己發光的舞臺。
翁舜隆:堅守文化根脈,在多元碰撞中成長
翁舜隆
錄取學校:布登王宮高級文理中學
“在南外仙林國際高中的一年,是不斷突破自我、探索方向的旅程,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目標明確、方法科學,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走得更遠。”國際高中的學習,讓翁舜隆明白,成長從來不是線性前進的過程,而是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不斷校準自我的螺旋上升。
“剛入學時的德文教學,我很不適應,但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通過制定每日詞匯積累計劃,結合學科內容,強化專業術語,語言能力顯著提升。”翁舜隆說,中德班的課程設置堪稱“文化混搭”,“上午用德語鍛煉語言能力,下午用漢語學習其他學科,日常還有英語學習。最初幾個月,我們常常在筆記本上出現中德英三語混雜的‘語言沙拉’,但這種混亂恰恰培養了我們的跨文化適應力。”在中德班,同學們的德語學習從零基礎開始,通過德籍外教課、中教德語課和德國社會、文化概況課程等,幫助大家在學好語言的同時,提升對德國歷史、政治、地理、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了解。
時間管理上,翁舜隆采用“四象限法則”,“我會區分任務的輕重緩急,確保學習效率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我的表達能力,更讓我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申請季,特別感謝班主任薛海霞老師和生涯規劃陳爽老師對我的耐心指導,從文書修改到面試模擬,每一步都給予我精準建議。未來,我計劃攻讀機械工程類專業,希望將邏輯思維與創造力結合,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的無限可能。
從中式教育的扎實根基,到國際課程的多元視野,再到德國高等教育的批判精神,對翁舜隆而言,每次轉型都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加速了他的認知體系的迭代更新。他說:“在中德班的這段經歷教會我最寶貴的一課是:真正的國際化不是改變本色去迎合標準,而是保持文化根脈的同時,讓自己成為東西方智慧對話的橋梁。”
崔明姬:以思維為翼,成就飛翔的夢想
崔明姬
曾獲獎項:國際高中第四屆A1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一等獎、A2階段德語百詞競賽一等獎、第十七屆外語節演講特等獎、配音三等獎
錄取學校:黑森王宮文理中學
崔明姬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思考”貫穿她的成長生涯。她說:“學習上、生活上等各種時候的思考,都讓我受益匪淺。我認為,學習最重要的不是題海戰術,而是要讓知識在腦海中形成體系,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不斷地思考:為什么這道題要這么做,為什么這個公式可以演變成那樣。甚至是語言,在我眼中都有一定的邏輯,為什么動詞在這里要這么變化,它的意義是什么,是否是為了使它不與這里產生歧義。”
而當崔明姬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她采取的辦法是直接解決,即使當條件不允許時,也一定要記在本子上,防止遺忘。她認為,“當腦中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鏈時,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其實不太需要背誦,而是可以通過基礎的知識再推導出來。”
從零基礎學習德語到校A1、A2百詞競賽一等獎,崔明姬在德語方面的快速提升,得益于中德班的沉浸式學習氛圍,課堂學習、課后輔導、周測、德語等級A1、A2、B1、B2考試……學校的德籍外教課、中教德語課程,會全過程幫助學生營造德語學習環境,助力學生實現一年里從德語零基礎到B2等級的飛躍,特別優秀的學生還有望通過C1級別考試。
未來,崔明姬想學習物理力學。她對物理的興趣源于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從地球到月球》。她說:“里面的大炮俱樂部令我印象深刻,我對里面的物理知識非常感興趣,后來又看到了關于這本書的衍生文章,里面提到了關于反重力裝置的概念,這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我從小就夢想著能在天空中飛翔,感受風的吹拂。如果有了反重力裝置,或許就能實現這樣的夢想。”
【活動預告】
5月1日,來南外仙林分校探秘世界名校offer背后的秘訣
教育主題講座、校園文化體驗、選修社團展示、學生Live Show、國際高中第十三屆美食節、國際教育現場咨詢……5月1日,南外仙林分校國際高中將舉辦招生咨詢會暨校園文化展示活動,學校的國際教育專家和老師,將現場為家長們解答教育困惑,為孩子規劃成長之路。更多活動詳情可詳細咨詢學校。
QQ群咨詢
加入“2025年南外仙林國高招生QQ群”(群號688567904)
電話咨詢
025—85896206、025—84027918、025—84027977
來校咨詢
學校地址: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36號南外仙林校區北門東側招生辦公室
接待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1:00 13:30—16:30
周六至周日:9:00—11:30 13:00—16:00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