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寧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培育6G等未來產業,這也是6G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上月召開的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上,我市正式揭牌成立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攻堅推進辦公室。我市將圍繞6G、衛星互聯網、未來網絡等領域,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高地。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琦 攝
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基石,正引領著發展新領域、開辟新賽道,同時在塑造著新動能與新優勢。競逐產業高地,南京有何底氣?又將如何“描繪”產業發展新圖景?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行業企業。
盤“家底”——
集聚規上企業400余家,涵蓋全鏈條創新生態
牽頭國家6G總體技術研究項目、成功搭建業界首個6G綜合實驗室、初步建成6G端到端實驗平臺、創造6G太赫茲實時無線傳輸十余項“世界第一”……提到6G,紫金山實驗室是繞不過去的“行業大咖”。
?△紫金山實驗室。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6G是未來大國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走進紫金山實驗室,只見科研人員把目標任務分解到每月、每周,鉚足干勁、抓緊時間開展6G無蜂窩廣域低空覆蓋、廣域確定性光電融合網絡等前沿技術攻關。
“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尤肖虎表示,相關研發團隊將重點攻關6G通智感融合、空地一體覆蓋新技術,并加速建立自主可控的6G核心器件支撐體系。
扎實開展自主研發,攻克系列核心技術,是新一代信息通信企業的“殺手锏”。作為光通信領域的佼佼者,南智先進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南智光電”)“追光逐電”于去年4月成功啟動國內首條“薄膜鈮酸鋰+X”異質集成光子芯片產線,加快推動鈮酸鋰芯片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進程。
光刻、刻蝕、鍍膜……光子芯片產線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流水線,而是由一個個功能各異的實驗室組成,身著潔凈服的工藝工程師“全副武裝”,正神情專注地操作各類儀器。
“目前已經交付了兩批薄膜鈮酸鋰光子芯片產品,不僅實現了技術孵化向規模化生產的跨越,還為行業提供了高性能的光子芯片解決方案。”南智光電技術研發部負責人介紹。
凱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衛星通信及相關領域,是國內一家少數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地面設備公司,相關產品和系統已全面服務于應急通信、物聯網監測、海上寬帶通信、交通運輸等領域。
“在各類自然或者人為災害發生時,尤其是在地面網絡被破壞的情況下,我們研發的產品衛星通信便攜站,可以為災害現場提供應急通信,保障現場指揮調度,最大限度地減小災害的范圍和損失。”公司相關負責人舉例說。
南京是全國重要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基地,產業總規模達1400億元,圍繞關鍵零部件、整機終端、應用服務等產業鏈環節,集聚了規上工業企業400余家。
“近年來,我市重點圍繞5G/6G、衛星互聯網、未來網絡、量子通信、光通信等領域,已形成涵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轉化全鏈條的創新生態。”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聚動能——
重大科技平臺賦能,讓“創新力”轉化為“硬實力”
不久前,南智光電與合作伙伴一起成功開發了國內首個光子AI智能引擎“OptoChat AI”,助力用戶有效縮短光子芯片產品開發周期,持續緊跟行業最前沿。
近年來,光通信作為AI運算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可以將OptoChat AI,看作專攻光子芯片研發,是更精簡、更專業的DeepSeek。”南智光電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款光子芯片AI智能引擎旨在為全球科研和產業機構提供全新技術支持,構建光子芯片研發、生產的“新鏈路”。
在新一代信息通信領域,科技創新是永恒的命題。從實驗室到生產線,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去年12月,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信息通信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教育部和江蘇省共同搭建的全國高校開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鏈條”公共轉化平臺。
據悉,該中心計劃2025年全年對接高校成果300項,落地轉化項目不少于100個,建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超市,達成校企技術需求合作100件。
紫金山實驗室在6G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峰值速率、時延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6G移動通信技術體系化演進;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是全國信息通信領域唯一一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承擔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南航天元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大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發揮國家級創新載體作用,組建攻關聯合體,加強基礎共性技術供給……
在南京,一批重大科技平臺正在讓“創新力”轉化為產業“硬實力”,更為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動能。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計建設5G基站4.5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47個。建設5G行業專網306個,獲評國家5G工廠名錄18家,成功入選全國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全國首批5G應用揚帆行動重點城市。
《南京市2025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日前印發,記者注意到,2025年,全市共安排104個新基建項目,總投資639.89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8.24億元。其中,信息基礎設施項目28個,融合基礎設施項目44個,創新基礎設施項目32個。
拿出真金白銀“夯實根基”,持續為產業發展賦能。以南京市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試先行)數聯網任務項目為例,這是我市承擔國家數聯網試點建設,項目聚焦AI模型開發、隱私計算、區塊鏈跨域互信等核心技術,構建低時延、高可靠的CENI確定性網絡,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
繪圖景——
圍繞“6+X”產業體系,打造全國領先的產業高地
算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已成為新型生產要素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智算中心6個,投產智能算力規模超13000PFLOPS。
以去年11月正式上線的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南京)為例,該中心是以支撐社會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為導向的高標準超大型新型數據中心,擁有4幢機房樓,可承載1.8萬個機架、30萬臺服務器,目前上線智算算力超2300PFLOPS(FP16),是目前華東地區單園區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
“在我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布局中,算力是一個重點領域,全市正全力加快提升智能算力供給效率,推動算力由‘可用’‘能用’走向‘實用’‘好用’。”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上,南京成立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攻堅推進辦公室,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并明確了“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高地”的發展目標。
目標如何實現?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圍繞“6+X”產業體系,構建空天地一體、通感算一體、設施與應用深度融合的產業體系。其中,“6”為5G/6G、衛星互聯網、未來網絡、量子通信、光通信、算力六大重點領域,“X”為芯片、網絡安全、產業互聯網等其他支撐產業發展的領域。
在產業布局上,各個板塊也明確了各自“角色”和任務。其中,江寧開發區依托紫金山科技城建設我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發展5G/6G、未來網絡、衛星互聯網產業,加速培育未來網絡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為全球網絡通信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業態重要發源地和國際前沿科技引領地。其他各板塊根據自身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
發展新圖景徐徐展開,政產學研攜手全力以赴。中興通訊智能制造基地年產值近600億元,目前,江寧區正緊抓產業發展優勢,支持中興通訊實施“雙千億”行動,進一步帶動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