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新華時論|縮短的負面清單意味深長

4月24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正式發布,這是我國自2018年首版清單以來的第四次修訂。新版清單事項數量從2022年版的117項壓減至106項,全國性管理措施縮減17條,地方性措施更從36條銳減至20條。這一紙“越來越短”的清單,不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中國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折射,背后蘊含多重深意。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核心在于“非禁即入”,其長度直接反映市場活力邊界。新版清單刪除了涉及公章刻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產品等8條全國性限制措施,以及貨運代理、森林資源鑒定等17條地方性措施。這些“減法”看似簡單,實則是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再校準。當審批事項從“正面清單”思維轉向“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質是政府將資源配置權更多讓渡給市場,用制度型開放打破隱性壁壘。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所言,“清單越縮越短,市場越放越活”,這種動態調整機制成為觀察中國改革的風向標。

從2018年的151項到2025年的106項,壓減比例達30%的清單,直接拓寬了企業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養老、醫療、金融等領域準入限制的放寬,讓更多經營主體得以“輕裝上陣”。例如,車輛租賃服務等地方性措施的刪除,意味著區域性市場分割進一步打破,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制度根基更加堅實。數據顯示,我國經營主體總量已突破2億戶,其中90%以上為民營企業。清單的持續瘦身,既是對既有改革成果的鞏固,更是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開辟試驗田,讓“鲇魚效應”激活經濟一池春水。

清單縮短并非單純做減法,而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加法”。新版清單堅持“全國一張清單”原則,明確要求各地區不得另設清單,從根源上遏制了“隱性門檻”和“玻璃門”。同時,事權法定、監管協同等制度設計,推動管理方式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這種轉變既需要勇氣——敢于破除既得利益藩籬,更需要智慧——用法治化、標準化手段筑牢風險防控底線。正如清單中保留的469條全國性措施,精準聚焦國家安全、生態紅線等領域,體現“放得開”與“管得住”的辯證統一。

毫無疑問,經過新一輪的調整,負面清單制度已從初創探索步入成熟定型階段。但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如何進一步清理跨境投資、數據流動等新型準入壁壘?怎樣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清單動態監管?這些問題仍需在實踐中求解。值得關注的是,新版清單首次將外商投資準入措施與國內市場準入體系并軌,這預示著中國正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內外循環協同發展。

從151項到106項,數字之變背后是理念之變。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縮短,丈量著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深度,標注著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尺度,更承載著14億人對高質量發展的期待。當“非禁即入”從紙面走進現實,當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降低,一個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中國經濟圖景正徐徐展開。

(胡波)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