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北毛烏素沙漠南緣,有一個被風沙雕刻的村莊,這里的黃土高坡見證了無數歲月的故事,而在這個村莊里,提起李晶晶這個名字,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親切地稱他為“晶晶”。尤其在閆大娘心中,李晶晶早已成為她最信賴和感激的人。
2025年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到來之前,閆大娘一提起李晶晶的故事,臉上便洋溢著滿滿的敬意與感動。她說:“李晶晶就是咱們的活雷鋒!”
■ 閆大娘眼中的救命恩人
閆大娘名叫閆世芳,是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元大灘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與老伴李仲有靠種地為生。回憶起李晶晶對她的救助,閆大娘至今都記憶猶新。2019年4月的春耕農忙時節,閆大娘在自家地里勞作時,突然心跳急促、呼吸困難,暈倒在地,無法起身。就在這時,一個身影跑了過來,他就是巡線路過這里正好看到這一幕的李晶晶。
“晶晶急忙上來把我攙扶起來,焦急地問我怎么啦,并把我送回家,然后迅速讓他婆姨通過視頻幫我看病。待他婆姨診斷出我是高血壓后,他又連忙跑到村衛生室買藥給我送來服下。”閆大娘動容地說,“等我徹底好轉了,他才放心離開,連一口水都沒有喝。老實說,那天要不是晶晶及時發現并救助我,我恐怕連命都沒有了!”
■ 巡線英雄守護萬家燈火
李晶晶是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陜西輸油氣分公司榆林作業區的一名巡線工。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巡護陜京管道,確保這條事關1.2億人的“供氣生命線”的安全暢通。然而,在這看似平凡的工作中,李晶晶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什么是奉獻。
自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李晶晶已經在巡線路上度過了23個春秋,累計巡線里程達5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十幾周。這串數字背后,是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
■ 無私奉獻彰顯大愛無疆
然而,李晶晶的貢獻遠不止于此。在20余年的巡線過程中,他經常遇到需要幫助的沿線村民。無論是幫助村民干農活、搬水泥,還是資助困難學生上學、幫助老人看病,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他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駕駛自己的車幫助村民運重物、進城辦事、收發快遞、接送上學孩子等。他是孩子們心中渴望見到的好叔叔,是管道沿線留守老人心中的半個“兒子”,是沿線村民的“快遞員”。每逢春節,他都會提著寧夏特產上門看望那些老人和為管道保護做出貢獻的鄉親們。他的身影無處不在,想方設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 生活節儉卻精神富有
李晶晶的生活異常節儉,用女兒用過的舊水杯,洗臉水都要“一水三用”,掉桌上的每一粒飯他都要撿起來吃,長年累月撿廢品送給環衛工人。10年來,他沒給自己添過一件新衣服,穿他弟弟的舊衣服,甚至連工裝都洗得泛白或者破了還在穿。
有村民表示:“李晶晶雖然是個國家工人,穿著工作服,但他整天穿得像個拾荒者一樣,車子的后備箱里時常都裝滿了他撿給別人的廢舊物品,我都勸過他好幾次了,他卻不愿意改變。”
20余年來,李晶晶忠實履行了“護一方管道,交一方朋友”的管道保護真諦,書寫了企地一家親的魚水情深,而管道沿線的群眾也自覺加入到管道保護中,從而確保了管道安全的萬無一失。
李晶晶用半生丈量沙漠,用大愛點亮人心,用堅守溫暖社會,用真誠服務人民。他的故事就像溫暖的春風,吹遍了陜北的黃土高坡;他的事跡就像一顆亮晶晶的星,照亮了人們的心靈。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里,我們需要更多像李晶晶這樣的人來傳遞人間大愛、弘揚雷鋒精神!(作者 蔣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