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全力打造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支撐點,保護生態屏障,推動綠色發展。2025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云南思農蔬菜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區生態農業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長楷建議,云南要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通過加強與長江流域其他省市的協作,進一步推動特色農業、種業及生態旅游的發展。
△楊長楷代表
楊長楷表示,多年來,云南始終將生態保護擺在首位,通過加強金沙江流域治理,筑牢長江上游的生態防線,實現了“一江清水出云南”。還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推動了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云南擁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和獨特的立體氣候資源。這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既無極端低溫也無酷熱高溫,為眾多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尤其在冬季,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憑借無霜凍、日照充足的優勢,打造了以元謀為代表的冬季種業基地,小麥、青稞、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來這里制種,形成了一個很有優勢很有特色的產業。他建議,云南應進一步挖掘種質資源潛力,力爭打造成全國種業振興的重要支點。
“在農業產業化方面,云南已培育了茶葉、咖啡、鮮切花、蔬菜、經濟林果等多個規模化產業,成為國內農產品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省份。”楊長楷表示,截至2024年底,云南的茶葉、鮮切花、核桃、咖啡、橡膠等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一。
楊長楷建議,云南要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通過加強與長江流域其他省市的協作,進一步推動特色農業、種業及生態旅游的發展,抒寫好云南發展的新篇章。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文 黃興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