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京開幕。省人大代表、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認真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后表示,報告上接中央精神,下通百姓心聲,既承諾了“做什么”,也講明了“怎么做”,基層好理解、好傳達、好操作。會后,華西村將迅速組織全村干部群眾學習、貫徹、落實報告精神,精心謀劃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工作,使報告精神在華西村落地生根、見到成效。
△吳協恩代表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吳協恩說,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精神,華西村要抓好“三句話”:務實深入抓改革、穩中求進促經濟、團結一致謀振興。2021年,華西村實施全面深化改革,4年來堅定不移實行“村企分開”,各方面都進展順利。村委聚焦村莊建設和為民服務。現在不管是華西中心村,還是大華西1—13個村,從造橋修路到綠化改造,從環境整治到村莊規劃、從教育養老到就業住房等,華西村每年在為民辦實事上都舍得投入,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吳協恩表示,華西村發展成果用于為村民辦實事,向愛老敬老家庭發放獎金,開展獎學助學活動,不遺余力培育人才,“給村民帶來長久穩定的幸福感是我們村的頭等大事”。
2025年元旦,華西村統計出2025年村民年滿80歲、90歲、100歲名單,發放“敬老獎”。華西村從20世紀80年代起設立“敬老獎”,凡是哪家有80、90、100歲的老人,不僅給壽星本人發獎金,同時給他們的直系親屬發獎金。年滿80歲的老人本人及家庭成員各獎勵1000元,年滿90歲的老人及家庭成員各獎勵5000元,年滿100歲的老人及家庭成員各獎勵10000元,每年給年滿90歲以上的壽星本人另各獎勵10000元。如今,愛老敬老在華西村早已蔚然成風。2024年,吳協恩給村里百歲老人吳蘭娣全家送去22萬元獎金。如今,村里長壽老人一年比一年多,2025年“敬老獎”發放獎金數額預計92.2萬元。
△華西村鳥瞰圖
對于華西村新一輪改革發展,吳協恩說,華西發展貴在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只有村級運轉和諧穩定,前進的步伐才能更加堅定。前幾年,華西村為了解決問題,是“減”;今后就是謀求發展,要“增”,要在“穩”的基礎之上,高質量“增”。當前,華西村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市場、換賽道、引項目,像依托無錫首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正全力進軍低空經濟。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早在2010年,華西村前瞻性地建設了通用直升機機場,推出了“空中看華西”旅游IP。2024年6月,為全面進軍低空經濟領域,華西產業集團聯合江陰市交通運輸局、無錫電信公司成立了無錫(江陰)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成為江蘇省內第四家、無錫首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據了解,該基地由華西村原來的通用直升機機場改建而成,以“一中心+一場地+一網絡”為布局,為無人機試驗試飛、適航認證、飛行服務等提供應用載體和技術支持,致力于開拓無人機執照培訓和青少年無人機研學業務。目前。該基地開展培訓和研學的軟硬件設施均已準備完畢。
華西村還全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精耕稻米產業鏈,產加銷一體化打造高品質都市農園,并重點拓展銀發經濟、賽事經濟、會展經濟。旨在盤活存量、尋求增量、提高質量,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新變革。2025年,華西村委與合作社的主要經濟目標是同比增長6%。全村干群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
△華西村鳥瞰圖
立足當前,展望未來,華西村將以吳仁寶老書記“山北糧倉、山南錢莊、中間天堂”的樸素構想為藍本,因地制宜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路線,到2031年(建村70周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村讓城市更向往”的愿景有效實現。
改革永無止境,新發展階段,吳協恩表示,華西人一定傳承和發揚好吳仁寶精神、華西精神,始終正確把握“三種關系”:大道與小道的關系、責任與擔當的關系、集體與個人的關系,始終堅定信仰,始終堅持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不動搖。
通訊員 孫海燕 沈少春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敏
(華西村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