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首鋼滑雪大跳臺的畫面時,完全無法想象這里曾是一座鋼鐵廠。這讓我對中國的綠色發展充滿了好奇。”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葡文編輯、國際關系研究學者馬小飛說。
△現代快報記者(左)和馬小飛(右)
正值全國兩會時間。在北京,哪里可以感受到中國發展的鮮活案例?現代快報記者詢問了自己的外國朋友馬小飛,他立刻決定帶著我們去首鋼園一探究竟。
△首鋼滑雪大跳臺
漫步在首鋼園,高聳的三高爐、蜿蜒的空中步道、以及標志性的滑雪大跳臺,無不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馬小飛回憶道,在來中國工作之前,北京冬奧會轉播的畫面,讓他備受鼓舞。來到中國生活后,他親眼看到首鋼園的變化與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所以想了解中國的人,我常常推薦他們來這里。”
△首鋼園
首鋼園,曾是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承載著新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記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首鋼整體搬遷至河北曹妃甸,北京這片老工業區迎來了轉型的契機。過去煙囪林立、鋼水翻騰的廠區,如今已變身為創新產業園區,并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成為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等賽事的舉辦地。
“如今北京的天空是藍色的,幾乎每天都是這樣,這讓我真正理解了中國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馬小飛認為,首鋼園的轉型不僅僅是工業遺產的保護,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探索,對全球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來說,是一個值得借鑒的鮮活案例。“我們都在尋找希望,都渴望更好的生活質量,而首鋼園為我們設立了一個榜樣——如果中國做到了,那么其他國家也可以做到。”
△探訪首鋼園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綠色轉型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我們在報告中讀到的內容,在這里可以真正看到。”馬小飛說。
在首鋼,歷史沒有被遺忘,而是與現代生活共存。從百年鋼鐵廠到國際冬奧賽場,再到如今的創新活力園區,首鋼園的蝶變不僅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更是兩會提出的城市更新和綠色發展目標的現實寫照。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龍秋利/文 袁俊帆 張浩然/攝 胡宇昂/后期 李夢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