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泰州海豐有機農場,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隨著插秧機的運轉,整整齊齊地插在水田里,為大地披上了一層綠色紗衣。眼下正值早稻秧苗大田移栽的關鍵期,泰州不少農場搶抓農時,利用水稻全程機械化等現代農業新技術,緊鑼密鼓推進水稻秧苗大田移栽,為水稻豐產打下堅實基礎,助推農業現代化進程。
據了解,海豐有機農場種植面積900畝,今年,該農場全部采用機械化栽插,人工插秧每畝種植秧苗約7000株左右,而機械化插秧可以達到每畝12000株,每畝增產百分之二至三十左右。針對高端市場的消費需求,引進種植了水稻品種“南粳1402”,該品種水稻病蟲害發生較少,抗倒性較強,在同等水肥管理及防治條件下,產量明顯高于普通品種。
在胡莊北全農場,秧田里,一臺基于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正在田間穿梭作業,該插秧機只需在作業前設定好參數后,由聯適導航電動方向盤自動校正運行路線,不僅降低了人為操作技術因素對插秧質量的影響,也進一步提升了作業效率,實現了智能農機“慧”種地。這個無人駕駛插秧機能極大減小勞動強度,提高插苗的質量,插出來的秧很直,密度更均勻。
今年,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水稻種植約9.05萬畝,現有水稻高速插秧機190余臺、拖拉機配套耕整機200余臺,由于前期準備早,后期雨量充足,稻秧能夠按照季節進行移栽,目前水稻機插工作已全面完成。水稻種植品種以南粳9108、南粳5055等優良食味稻品種為主,優質食味性水稻品種種植比重達90%以上。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目前當地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13萬畝,占耕地比重達72%,今年年內將建成高標準農田5300畝,建成5個千畝以上綠色高質高效糧食示范片區,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物質裝備提檔升級。同時創新建后管護管理模式,在大泗鎮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保險試點,探索建立農田建設保障新機制,投保25.9萬元將大泗鎮13個村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納入保險范圍,共包含97座泵站、173公里渠道,預計最高賠付38.53萬元,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近年來,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立足稻米產業發展優勢,在穩固一產的同時,積極發展稻米深加工,促進農業與旅游、休閑、科研等產業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幫助農民增收。全區優質稻米種植面積8.2萬畝,平均畝產620公斤以上,全年糧食總產量9900萬公斤以上,年銷售額100億元以上。隨著產業化步伐的加快,逐步探索“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家庭農場”等形式,推動全產業鏈增值增效,既盤活了農村土地,也吸納了農民就近到農場、企業就業,帶動周圍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4月,胡莊鎮入選2022年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下一步,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將圍繞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緊緊抓住“產業強、企業興、項目實、農民富”工作目標,稻米倉儲設施設備提升、稻米產業精深加工提升、稻米展銷融合實施項目建設,全面拓展產業功能,延伸產業鏈,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