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州南沙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車間。南方日報記者 張迪 攝
走進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看火箭生產、實驗、總裝測試;登上深水科考碼頭,了解“海洋地質二號”如何為深海鉆探提供保障……2月18日,記者跟隨“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看廣東”網絡主題活動來到廣州南沙區、黃埔區,探尋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如何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發揮“鏈主”效應??
帶動千億規模航天產業集聚
在廣州南沙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車間,記者見到了“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中科宇航(廣州)裝備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秦峰介紹,這枚火箭將于今年5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作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成果轉化平臺,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致力于太空科技探索和空天飛行器研發集成、技術成果轉化,以及提供宇航發射服務。
“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主要用于開展系列化固體、液體運載火箭的生產、試驗、總裝測試等工作。”李秦峰介紹,目前,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即將進入正式量產階段。今年,中科宇航還將完成液體火箭的亞軌道飛行實驗及力箭系列火箭研制,同時與中旅集團將共同推進太空旅游業務。
“我們將在2023年持續開展太空旅游飛行器的研制工作,計劃2025年實施首次無人太空旅游飛行器的發射與回收,2031年實現常態化太空旅游服務。”李秦峰說。
作為商業航天產業“鏈主”,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在南沙的落成,宣告國內首個全產業鏈精益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投產運營,將帶動千億級規模的宇航動力研發、衛星研發、火箭衛星測控等上下游關聯產業鏈匯集南沙。
談及“落戶”原因,李秦峰表示,南沙位于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交通便利、出海便捷,而且工業用地較為豐富,為企業將來的發展、擴大生產規模以及不久將來的海上發射,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平臺和想象空間。
近年來,廣州南沙積極布局航空航天產業鏈條,正完成集運載發射、衛星研制和航天應用于一體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布局。去年8月,南沙出臺《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探天九條”),為商業航天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
“聚焦高質量發展,我們力爭把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系列化運載火箭產業基地?!崩钋胤灞硎?,在政府的指引和支持下,將充分發揮產業鏈“鏈主”的聚合帶動效應,牽引上下游相關的宇航企業落地,將航天產業打造成為廣州南沙的一張新名片。
加強自主創新??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在TCL華星廣州t9項目陣列廠,白光區車間與黃光區車間位于廊道兩側。千級無塵車間內,各式自動化加工設備不停運轉。不遠處的展廳內,該產線生產的高世代面板視覺效果美輪美奐,令采訪團記者仿佛身臨其境。
TCL華星廣州t9項目于去年9月29日正式進入投產階段。廣州華星光電真空技術部部長康良輝介紹,t9項目全稱廣州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是目前全球唯一兼容LCD/Micro LED/IJP OLED的高世代面板產線。2023年1月產能15.4K,工業產值達3512.436萬元。
當前,廣州正發力打造“世界顯示之都”?!敖刂寥ツ?2月底,t9項目累計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1.03億元,我們有信心繼續以自身優勢‘強鏈’‘補鏈’。t9項目帶來巨大產業、人才集聚和經濟帶動效應,加速世界顯示產業資源集聚?!笨盗驾x說。
“相比于TCL華星的其他項目,t9項目的國產化率提升了很多,模組項目甚至達到90%以上?!笨盗驾x表示,“我們不止是要以技術優勢提高良品率,提升自身發展速度,還要帶動周邊產業鏈一道發展。”
廣東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電池技術的支持。膜電極被譽為燃料電池“芯片”,決定了燃料電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其規模化生產技術一直是國內亟需突破的瓶頸。
在廣州市黃埔區的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簡稱“鴻基創能”)的車間內,燃料電池膜電極大規模產業化正逐步實現。鴻基創能為國內外燃料電池廠商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膜電極核心組件,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目前,我們的膜電極產品年產能達1000萬片,良品率達到99%以上,制造規模及良品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鴻基創能公共關系總監胡匡濟介紹,2020年至今,鴻基創能膜電極已完成超過3000輛燃料電池汽車裝車并投入使用,總運行里程累計超過5000萬公里。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通過不斷積累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已形成了明顯的區域優勢,對于企業來說,無論是科研攻關還是市場推廣都是良好的發展契機?!焙餄硎?,接下來,公司將持續深化自主化創新以及高端產業人才的培養,加強企業與院校合作,推動產業鏈各環節產學研用深度結合。
南方日報記者 許寧寧 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