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2日報道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20日報道,在俄烏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秘密抵達基輔,傳遞一種團結的信息。
報道稱,這場沖突至今還沒有結束的跡象,也沒有明顯的贏家,而美國總統冒著風險,無條件地(至少是公開地)將賭注押在一個在他自己的國家開始受到質疑的事情上。
據報道,去年2月沖突爆發時,美國人加入了譴責行列。據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當時有60%的美國人支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一年后,這一數字降至48%。
從一開始,美國就是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去年國會撥出超過1120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拜登在基輔短暫停留期間,宣布追加5億美元的援助,并保證烏克蘭人可以指望華盛頓的支持。
報道提到,民意調查顯示,國會中,烏克蘭問題是此前能夠團結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少數問題之一,但現在不同的聲音開始變得強大。從民主黨中更進步的一方來看,對烏克蘭的無限支持已經遭到質疑。而共和黨中總是傾向于孤立主義路線的最保守的派別認為,當美國的國債急劇上升,且似乎沒有盡頭時,無論誰執政,對烏克蘭的支持都不應該是“一張空白支票”。
報道稱,拜登本人曾強調,在與烏克蘭人團結一致的問題上,在高度分裂的國會中,共識占上風。然而,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擔心,專門用于打擊俄軍的資金最終可能會落入腐敗陰謀。這是華盛頓多年來吸取的慘痛教訓,最血腥的例子就是援助阿富汗打擊塔利班。美國對阿富汗的長期占領以徹底的失敗(俄羅斯人也深知這一點)和貪污丑聞告終。美國阿富汗重建行動特別督察長約翰·索普科20日警告說:“當你這么快就花掉這么多錢時,肯定會出問題?!?/p>
報道指出,烏克蘭政府機構本身在腐敗和貪污方面沒有什么好口碑,澤連斯基和拜登在被圍困的基輔的街道上漫步時對此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