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蘇曉萱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據介紹,從2018年至2022年這五年時間,交通運輸系統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萬億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和世界級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國綜合交通網絡的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這也充分說明,今天的中國,正在向著“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愿景穩步行進,“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曾經孤懸海中的島嶼結束了不通陸路的歷史,遙遠荒涼的沙漠戈壁接入了現代交通網,長年深藏大山的偏僻村寨步入了發展快車道……縱橫交織的路網,通達全球的航線,不僅形成了資源互通、機遇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網,也為無數人打開了追夢的空間。今天的中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讓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更好助力“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向前行。
交通既是市場經濟的經脈,也是服務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撐。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改造公路危舊橋梁,提高農村地區安全出行水平;打造敬老愛老服務式城市公共汽電車線路,推進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修訂《鐵路旅客運輸規程》,擴大兒童權益的普惠范圍……各地區各部門想群眾之所想、行群眾之所盼,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服務,更好實現了從“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轉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進道路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期盼,奮力把交通強國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圖景,我們所迎來的必然是一個蒸蒸日上、未來可期的流動中國。
流動的中國萬馬奔騰,飛馳的車輪不斷向前。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惟有乘勢而上、接續奮斗。新征程上,我們要全力抓好保通保暢工作,持續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抓緊推進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建設,努力擴大有效投資,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和保障的水平,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和清潔低碳轉型。我們堅信,幅員遼闊、體量龐大、人口眾多,流動起來的中國,擁有的是面向未來一往無前的強大勢能,必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大交通支撐。
“天地風霜盡,新程壯闊多。”走過萬水千山、穿越驚濤駭浪、經受大戰大考,中國人民建設交通強國的底氣更足、信心更滿、干勁更大。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始終懷揣“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就一定能讓流動的中國活力澎湃,奏響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最強音。(蘇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