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藝)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位于無錫東北部,與常熟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謂是無錫的“邊緣鎮”,在產業經濟發展中,卻在不斷搶抓“C位”。
2022年,東港聚力發展、著力攻堅,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1.8457億元,增長3.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1.82億元,增長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3億元,其中工業投資36.8億元;完成外貿出口額66.3億元,增長15.4%;完成限上批發業銷售額161.2億元,增長17.9%,位列全區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到位注冊外資等主要指標穩健運行,在全區發展大局中展現了“勇挑大梁”的東港擔當。
深挖產業潛能,鼓勵企業上市
富有生長力的幼苗必定離不開富饒肥沃的土壤,在東港這片江南沃土上,大樹、幼苗、新芽無不展現出勃勃生機。在這座面積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小鎮上,鄉村企業在50年前就展現出了強有力的發展勢頭,鄉辦企業涵蓋了食品、水泥制品、電機等十多個領域。2022年,占地面積不到全區五分之一的東港鎮已經擁有1800多家工業企業,境內主板上市企業數卻超過了全區總量的二分之一。目前,東港鎮已擁有6家主板上市企業,并建立了由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和8家擬上市企業構成的“上市梯隊”,成為無錫市區擁有最多上市企業的鄉鎮板塊之一。
△東港企業上市研究會揭牌
2021年,東港鎮發布“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每年至少要有一家企業上市。定下這一目標,東港有底氣。
其一,東港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幾年前,銷售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就有50多家,部分企業基本達到了上市指標要求,有的甚至在行業內或細分市場上居國內領軍水平。
其二,東港有眼光。“在面臨資源瓶頸的時候,引導企業上市做大總量,提高競爭力,比單一招商更經濟更有效。”盡心盡力支持管理規范、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繼續做大和上市,客觀上就能起到“招商引資”的作用,因為企業一旦成功上市融資,形成資金、人才、技術的集聚效應,不斷提升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新項目自然隨之而來。
其三,東港有智囊團。2021年,東港鎮與無錫市上市公司協會合作成立了“東港上市研究會”,這一舉措在鎮級層面上當屬首創。自研究會成立以來,東港鎮已舉辦過多場研討會,“以老帶新”,推動企業上市工作。同時,依托紅豆集團的周海江、阿科力的朱學軍等在資本市場“東港板塊”中的明星企業家現身說法,幫助準備上市的企業疏通難點。
△共話東港·企業上市高峰論壇
聚焦高新園區,招引優質項目
在著力提升現有企業上市和轉型升級的同時,東港鎮也不忘招引優質項目。項目招引,需要強有力的載體,近年來,東港鎮堅定不移走“產業集群+專業特色園區”發展路線,錫山區電力裝備產業園、電子化學材料產業園悉數落地。2022年,東港鎮緊扣特色專業園區發展規劃,全年新簽約超億元重大產業項目13個,總投資90.91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3個;新落地項目10個,總投資33.7億元;華盛力通等10個市區重大產業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64.3億元,小刀新能源等4個續建項目竣工投產。
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園區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2年,東港鎮加快園區建設提檔升級,全面完成新材料產業園限值限量管理,建成投用園區污水處理廠、公共管廊和公共應急池,在全省率先建成園區環境三級防控應急體系。電力裝備產業園基礎建設不斷升級,完成群星路西延等3條道路基礎施工;完成拓展區電力管溝環網建設和東升變電站改造提升;啟動熱力管道擴建工程一期建設,完成東港西路南延段燃氣主管道施工和供水主管網設計,資源要素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
2022年,東港鎮產業發展不斷提質增優。鼓勵龍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引導小刀科技等3家企業成立銷售公司,新增限上批發業銷售額17億元。完成邦威科技等2家企業區級總部認定,晶海氨基酸接受省證監局輔導備案,成功推動紫杉藥業新三板掛牌。全年新增“四上”企業4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紅豆實業獲評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通用科技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興達泡塑獲評“江蘇制造突出貢獻獎”優秀企業,紅豆集團董事長周海江獲評“江蘇制造突出貢獻獎”先進個人。全年新增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2家,省級上云企業25家、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8家,企業轉型成果顯著。
搶抓發展機遇,勇于爭先進位
變化變局蘊含難得機遇,大勢大潮呼喚逐浪前行。站在新的起點謀劃今天東港的發展,要放到長三角一體化、蘇錫常一體化發展中來審視,放到太湖灣科創帶、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的推進過程中來思考,放到東港“四鎮建設”、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來把握。
△東港地標 圖片來源:東港宣傳
2023年,東港鎮堅持把重大項目引建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增長穩步提升。進一步加大項目招引力度,通過專職隊伍、專項跟蹤、專班服務,確保在項目引育上取得新突破。強化專業招商隊伍,打破傳統思維、創新招商模式,全力服務項目招引工作。強化重大項目招引,確保項目落地。強化項目開工投產,實施“拿地即開工”到“竣工即登記”全鏈條服務,對重大項目專班牽頭、專員負責、專題會商,促使項目投資與項目建設實現雙提升、雙突破。
堅持把特色園區打造作為重中之重,推動產業轉型取得實效。2023年,東港鎮將進一步加快園區開發建設,持續提高園區承載能力,促進園區功能品質提升。緊扣特色產業培育,圍繞電力裝備和電子化學材料,打造產業鏈條完備、產業特色鮮明、領先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梳理擬培養、擬招引的重點企業名錄,補齊關鍵領域和產業鏈缺失環節,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緊盯園區基礎建設,整合生活辦公、展示交流、研發生產等主要功能,加快園區高品質載體新建,推動工業園區集中化、規模化發展。完善園區配套布局,完成化工實訓基地建設和民祥路電力管道鋪設;積極對接園區升級工作,推進安全環保平臺功能模塊整合,創建“綠色工廠”“低碳園區”。
同時,堅持把科技創新突破作為核心引擎,推動資源要素集聚發展。進一步加強創新激勵引領,構建配套扶持政策體系,推動創新要素在東港集聚發展。加速企業創新發展,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智慧工廠、數字車間,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發揮企業領航作用,營造行業自我更新的良好生態。有效發揮興達集團、小刀科技銷售中心對地方的實際貢獻,持續擴大總部型經濟溢出效應。加速創新資源集聚,厚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土壤”。加強與市產業集團的深度合作。出臺創新創業扶持政策,針對高技術、填空白、補短板類的科技型、研發型小微企業給予創新激勵,打造科創孵化“試驗田”。加速企業上市步伐,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優化上市生態、強化政策供給,支持各類企業“應上盡上”,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梯度培育體系,確保今年新增上市企業1家、力爭2家,完成上市股改2家,不斷做強區域性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