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組列車行駛在宿遷市宿城區境內,與金黃色的稻田構成美麗畫卷。馬海峰 張曉白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如何理解“戰略基點”的科學要義?江蘇又將如何不負期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和全省干群熱烈討論。
把握“首要任務”,
夯實“戰略基點”
全國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廳長陳濤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基點既是出發點、更是著力點,必須要立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思考和謀劃工作,必須把各項工作聚焦到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實際使用外資連續5年全國第一,外貿總額穩居全國第二……江蘇產業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高,是“雙循環”格局中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點。陳濤介紹,江蘇各級商務部門將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聚焦“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兩大目標,通過持續打響“蘇新消費”等活動品牌、創新消費場景等舉措,實現“促流通擴消費”;堅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積極培育開放發展新動能,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
“總書記的觀點一以貫之,‘新格局’與‘高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韓劍表示,2020年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殷殷囑托江蘇要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關鍵在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基點,要以新發展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作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目標。”在韓劍看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可以通過擴大內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從而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深化供給側改革
總書記要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兩面。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促進企業與產業的發展。作為創新型親子家庭服務提供商,孩子王積極鏈接供給側與需求端。“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與服務的優質供給,設置嚴格的產品篩選機制、評估管理體系和供應商準入門檻。”孩子王聯合創始人兼CEO徐偉宏認為,篩選高品質產品,給予更優厚價格,也助推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快速成長。
“內需是高質量發展的剛性動能,只有擴大內需,高質量發展才有強勁動力。”盱眙縣委書記鄧勇介紹,作為蘇北唯一納入南京都市圈規劃的縣,盱眙境內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和經濟開發區既是承載項目的重要平臺,也是拉動內需和創新產品供給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堅持以供給為牽引、需求為指向、內需為動能,重點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高端紡織、新材料、新能源“兩高兩新”產業,盱眙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不斷發力。
“總書記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明確要求,也為推進今年經濟工作指明著力方向。”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介紹,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始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本,既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我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更大力度補短板、揚優勢。同時,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深入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工程,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鍛強“看家本領”,
邁向制造強省
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實體經濟一直是江蘇的“看家本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工業體系更加健全,全國41個工業門類,江蘇擁有40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兩年全國第一,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居全國之首。
“當前,我省正處于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的轉型期,還需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教授徐圓說,核心是打造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集群。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實現“數”“實”融合發展。
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劉培特別關注“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在制造業發展中,重大技術裝備起到‘頂天’的引領作用,產業基礎起到‘立地’的支撐作用。我省將統籌協調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協同構建產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江蘇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加堅定了我們推動制造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決心,更加增強了我們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聯東表示,作為中國酒類行業龍頭企業和酒都宿遷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洋河股份將始終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積極踐行鏈主企業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貫徹“一二三產融合”新理念,實現綠色釀造、綠色生產、綠色發展。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
實現更高水平開放
“要按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總書記的囑托,讓全國人大代表、省政府外事辦主任孫軼激情滿懷。
“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要做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行動派’。”孫軼認為,首先要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價值引領,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這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理念內核。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更高水平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包括積極穩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等。將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謀劃;加快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更高標準建設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把自貿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探路、引領、突圍,這是自貿區的天然使命,站在新的起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自貿區應當先邁步、勇探索。蘇州工業園區自貿區綜合協調局局長祝歡告訴記者,園區將緊緊圍繞“世界一流”總目標,統籌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領域積極探索,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杭春燕 付奇 王夢然 陳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