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中國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什么?政策釋放哪些積極信號?全國兩會期間,眾多跨國企業密切關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報告中這些表述讓外企十分振奮。他們在受訪時紛紛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對在華投資興業很有信心。
“中國經濟將迸發更大活力”
企業發展離不開經濟大環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帝斯曼中國總裁周濤留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并推出一系列有助于經濟平穩運行的重大措施,“我們感受到中國政府穩增長、保民生、優結構的決心,對中國發展的信心更足。我們將繼續專注于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深耕中國市場。”周濤說。
長期在華發展,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前景有敏銳的判斷。
“底子實、潛力大、韌性足。”在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看來,這是中國經濟的鮮明特點。他說,強生進入中國近4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中國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跨國企業在技術創新等方面將迎來更多機遇。“強生看好中國發展前景,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將迸發更大活力。”
松下電器從一線觸摸著市場的積極變化。“在生產經營中,我們已經感受到經濟回暖的趨勢,中國在國家層面出臺了許多提振消費的措施,相信經濟恢復的速度會有所加快。”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副總裁趙炳弟說,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的熱土。盡管此前面臨疫情等不利因素,松下仍在中國多地進行新的投資。
“受益于中國營商環境改善”
“中國在引進外資、優化營商環境以及擴大開放等方面的務實舉措,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市場的陣陣暖意。”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說,“多年來,歐萊雅受益于中國營商環境改善。政府給予很多政策支持,讓我們能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產品。”費博瑞舉例說,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的實施,歐萊雅將向中國消費者推出更多個性化服務。
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持續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條數5年來分別壓減51%、72%……中國持續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為跨國公司帶來一個又一個利好。
迪卡儂中國公共事務總監趙潔說:“中國擴大開放為外商帶來廣闊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開拓中國市場。”迪卡儂目前在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有生產采購中心,其中超過50%的采購份額來自中國。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中有94.2%產自中國。“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一數字提升至100%。”趙潔說。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關注到,盡管面臨較大壓力,2022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依然實現了8%的增長,保持良好勢頭。今年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正式施行,比上一版增加了200多條目,各類政策紅利不斷。“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努力為外商提供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些都是吸引外資的有利因素。”陶匡淳說。
“在華持續發展動力十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東西南北中,一批批外資新項目已動工。
宣布在上海成立霍尼韋爾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助力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公司煉化一體化項目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成功投入生產……年初以來,霍尼韋爾在中國市場頻出大動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我們在華持續發展動力十足。”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說,得益于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供鏈網絡、勤勞創新的勞動者、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等綜合優勢,霍尼韋爾在華業務增長潛力無限。
“中國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四大研發基地之一。”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說,近幾年,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研發投資每年增長15%以上,僅過去幾個月,就有兩大研發中心和一個世界級的實驗室在華落地。施耐德電氣將攜手更多中國伙伴,研發更多領先技術,共同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這個春天出發,一家家跨國公司給中國投下“信任票”,更多外資企業正大力推進在華投資、生產、研發。松下在無錫的電池工廠剛剛落成了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6月還要將電飯煲生產線轉移到杭州。歐萊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運營中心有望今年9月在蘇州正式投入運營,費博瑞說:“我們已與中國結下超過25年的美麗之緣,未來還將續寫在中國的發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