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南京植樹造林20年之“變”

從增數量到提質量,從建造森林到經營森林——

南京植樹造林20年之“變”

初春的午后,微風習習,從南京長江大橋向西南、東北極目遠眺,浩浩蕩蕩的江水以及兩岸的密林、綠地、花海,讓人備感愜意舒心。

長江兩岸約10萬畝的防護林,是南京市大規模綠化造林以來的一張生態名片。2002年,為改善生態、人居和發展環境,提高城鄉人民生活質量,南京提出“綠色南京”戰略,開始打造“綠色都市”。一場場頗具規模的綠化造林行動在城鄉間強勢推進。

明天就是植樹節。20年來,從最初一年造林達10萬畝的大規模“增綠”,到眼下以提升森林質量和增加碳匯量為主的營林模式,南京的造林變化折射出生態之變。

由面上造林向突出重點轉變,20年累計造林136萬多畝

在“綠色南京”戰略推出的當年,南京開始有規劃地大規模綠化造林。

據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通過全面開展荒山造林和沿江、沿河、沿湖、沿路生態防護林建設等,一年造林達到10萬畝以上。市綠化園林局從2018年開始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木覆蓋水平的要求,3年增加綠化造林10萬畝,成功讓林木覆蓋率提升了1個百分點,躍居全省第一。時至今日,南京的林木覆蓋率達31.95%,已連續5年位居全省首位。

長江南京段全長97公里,岸線總長約280.82公里,是南京最為重要的城市軸線和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如今,兼具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功能,又能美化環境的防護林成為長江兩岸的忠誠“衛士”,真正實現“一江清水、兩岸蔥綠”。

自2019年起,為深入踐行“長江大保護”,南京重點針對沿江防護林缺株斷檔的區域開展綠化造林,實現長江兩岸應綠盡綠,構筑連續完整、結構穩定的綠色生態廊道。市綠化園林局編制《長江南京段岸線綠化造林與濕地保護行動計劃》《長江(南京段)兩岸造林綠化工程建設規劃》,制定《沿江綠化造林適生植物建議名錄》,采用無人機航拍新技術摸排沿江造林現狀,擇定造林地塊、選用鄉土樹種,實現科學造林、高效造林。

至2020年,兩年共實施長江兩岸綠化造林近萬畝,沿江造林面積位居全省第一。目前,除了沿江在用的合法碼頭以外,長江兩岸綠色界面貫通率達85%以上,沿江綠色生態帶初步形成。

據統計,20年間,南京累計造林136萬多畝。“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景象初現,其間,南京成功獲評 “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由增長數量向提升品質轉變,林相改造效果顯著

造林擴張的腳步隨著造林用地的逐步減少,開始由數量增長型的大規模造林向品質提升型的森林經營轉變。

“前些年栽植的人工林目前基本處于中幼林階段,與天然林相比,樹種結構較為單一,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也面臨提升質量的需求。”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1年,為做好退化林修復和低效林改造,改善林分結構,促進森林提質增效,南京發布規范全市森林林相提升的技術導則。

林相提升,是指對現有人工林群落或退化的自然森林群落,采取適當的人工干預,在較短時間內改變某一地段森林的樹種組成、群落結構及其外貌,使其向著結構合理、生態穩定、景觀優美、功能完善、效益更高的森林生態系統方向演替。南京對全市國有和集體林地范圍內,森林結構不合理、森林健康狀況不良、林相景觀效果不佳、森林生態功能較弱的低效林分,進行了相對集中連片的林相提升改造,對象包括低效次生林、退化國外松林、退化杉木林、退化竹林、低效楊柳樹人工林以及其他低效林6種類型。

南京共有老山林場、平山林場、青龍山林場、牛首山林場等10個國有林場,共計35萬畝,其中近10萬畝的老山林場是南京最大也是最具歷史感的國有林場。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人工造林,經過幾十年后衰老枯死多有發生,老山的森林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森林景觀、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需求,亟待林相更新改造提升森林面貌。

“我們主要針對受松材線蟲病危害的退化松林和受葛藤危害嚴重的退化次生林等進行了林相提升。”老山林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后的森林豐富了樹種組成,在群落結構上更加合理,物種多樣性指數有一定程度提高,林相更新改造效果顯著。”

樹種由單一向多元轉變,“三化”實現景觀優美、藏富于民

“綠色南京”戰略實施之初,為了迅速擴大森林資源總量,南京栽植了大量的人工林。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造林,從科學綠化和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出發,對純楊樹林、松樹林等,實施林相提升工程,選用鄉土樹種,營造混交林是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7年,按照江蘇省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三化”示范創建意見和穩步推進楊樹品種優化的指導意見,南京制定了相關方案,用3年時間,將主城周邊楊樹相繼改造完成。

“三化”所指的珍貴化,即科學選擇抗性強、壽命長、材質優和景觀美的喬木樹種作為主栽品種,實現“蓄寶于林,藏富于民”,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森林財富;彩色化就是不僅讓大地要綠起來,還要有更加豐富的色彩,力求“四季有綠、應時現花、季相豐富、景觀優美”,繪就“城在林中、居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效益化,是以特色經濟林果和珍貴用材林培育為重點,以增綠興林富民為宗旨,促進樹種結構調整,通過復合經營、長短結合,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據統計,2017年至2020年,南京共栽植各類珍貴用材樹種670萬株,森林撫育16萬余畝。

如今驅車經過繞城公路、機場高速、滬寧高速、寧杭高速,兩側分列的櫸樹、欒樹、銀杏、落羽杉等“三化”樹木錯落有致;主城內,仙林片區近9000株楊樹逐步更新為香樟、櫸樹等“三化”樹種后,構建了現今多層次、多色彩的立體化道路景觀。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