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現如今,在宿遷泗陽,越來越多的村民正受益于數字化鄉村治理的新探索。
春光明媚,走進泗陽縣城廂街道卜湖社區,金色的油菜花迎風盛開,社區道路干凈整潔,小橋流水、綠柳垂絳,優美的環境讓人印象深刻。
“愛護社區環境,人人有責!”卜湖社區居民陳紅指著社區主路上具有AI智能分析功能的高清攝像頭說道,“這是我們社區不久前安裝上的高科技產品,可神奇啦!要是有誰亂丟垃圾、亂貼亂畫,就會被它盯上,還會收到它的語音提醒。”
這是城廂街道卜湖社區試點打造基于大數據應用的“鄉村治理大腦”,通過手機信息彈窗、語音觸發提醒、遠程喊話勸導、抓拍照片曝光等智能方式,讓網格員通過“屏幕”對社區一些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響應和處置。
走進社區,道路兩側的一塊塊數字屏引人注目,上面滾動播放著垃圾分類、AI識別區環境整治效果對比圖、和美卜湖積分排行榜等內容,在社區內倡導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據了解,卜湖社區采用“以物替人”的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推動生活、生產、生態數字化轉型,拓展七個智慧應用新場景,創新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新機制,初步展現和美卜湖新形態。
“目前,數字化生活應用場景已于三月中旬上線試運行,數字化生產和生態應用場景正在開發建設,預計4月底上線運行。”卜湖社區黨支部書記袁亮介紹道,“通過‘鄉村治理大腦’,能實現‘一圖’知全貌、‘一屏’優環境、‘一卡’促分類、‘一碼’管積分、‘一芯’智預警、‘一網’云聯結等,使手機端成為社區居民的‘掌中寶’、后臺端成為社區干部的‘減壓閥’。”
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卜湖社區通過“鄉村治理大腦”,有效增強社區居民參與度,同時也為培育文明鄉風注入了新動能,推動了和美卜湖由表及里、內外兼修。
“家里有了這個‘應急呼叫系統’,我自己遇到麻煩解決不了,身患殘疾的孫子遇到意外跌倒了,只要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鈕,對著村部的總臺系統呼叫,村部總臺就會顯示報警,接到報警的社區值班人員會根據我報警的內容,安排社區干部、醫生和志愿者過來幫助解決。”說話的是泗陽縣李口鎮八堡社區的村民孫家幫。
這樣的“應急呼叫系統”,同樣也出現在了八堡社區其他特殊群體的家里。“前后投資了40多萬元,覆蓋全村100多戶留守老幼家庭。”八堡社區黨委書記陳霜霜告訴記者,“應急呼叫系統”運行了兩年多,最多的事項是生病、臥床不起、求看醫生、求做飯、大風大雨天求安全防護等。老人按動“應急呼叫系統”按鈕后,值班人員通過遠程監控就能看到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實時動態,誰家發生了什么事,大致情況如何,都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判斷,及時精準幫助留守老幼或殘疾人解決急難愁事項,滿足了留守老幼的應急之需,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不再擔心家中的父母和孩子的生活起居。
“應急呼叫,一呼就到。”“應急呼叫系統”運行后,社區值班人員24小時在線服務,隨時接聽、反饋和派單,做到“你呼叫,我服務”。“應急呼叫系統”以其“一按就靈”“一呼就來”和實用管用好用,而讓留守老幼享受到互聯網智能化帶來的便利,成了留守老幼日常生活中的好幫手。
泗陽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圍繞新型農村社區推進帶來的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銳意改革創新實踐,堅持走出一條符合縣域實際、具有鮮明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