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第28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時,全民閱讀再掀熱潮。#世界讀書日#微博話題閱讀量近百億,網友們熱烈交流閱讀心得,相互推薦書籍,共享閱讀樂趣。
一本好書,賦予人的不只是知識,更有情感的共鳴,能讓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從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十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倡導”到“大力推動”再到“深入推進”,彰顯了黨和國家對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和持續關注。全社會全民閱讀活動蔚然成風,全民閱讀氛圍日益濃厚。無錫打造“鐘書”閱讀品牌,推動公共閱讀空間提檔升級;蘇州建起24小時智能圖書館,刷臉就能進,智慧閱讀不打烊;國鐵集團開行“書香列車”,讓更多的現代人真實體會到現實版的詩與遠方……近年來,全國各地全力加強閱讀陣地建設,全覆蓋、高密度的閱讀陣地網絡體系建設初見成效,“15分鐘閱讀圈”不斷激活群眾閱讀生活新磁場,全民閱讀的氛圍越加濃厚。
在中華民族燦若星河的五千年歷史中,讀書一直是修其身、治其心,增長見識、淬煉靈魂的主要途徑。《論語》中的“溫良恭儉讓”,《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孟子》中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通過閱讀了解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在經典作品中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國學經典中找到“文化自信”的根基。閱讀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發揮著強勁的文化力量。
“互聯網+”時代,數字化閱讀發揮“威力”,從紙質到數字、從讀書到讀屏,閱讀的方式不斷翻新,全民閱讀呈現不同載體。2022年度江蘇居民閱讀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上網讀書依然是江蘇居民閱讀的主要途徑,居民電子書閱讀率為64.51%,較上年上升0.13個百分點。技術的迭代也帶動了在線讀書、聽書等新閱讀方式的盛行,江蘇居民聽書量和聽書率比上年分別增加了1.17本和8.62個百分點。《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節目在社會上影響廣泛,當閱讀走上電視熒屏,讓人們對文化、閱讀有了新的認識和重視,人們讀書學習的熱情也空前高漲。當“閱讀”成為“悅讀”,氤氳書香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文化自覺”正一步步走來。
閱讀,不應止于讀書日,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新征程上,我們比過去更需要通過閱讀,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不斷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貢獻。(黃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