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自由彎曲成形構件、硅光芯片、毫米波核心芯片器件……走進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東部)中心、紫金山實驗室,新技術應用令人目不暇接。4月23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浙江省委網信辦、安徽省委網信辦和人民網共同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首站來到南京,看江蘇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集聚釋放的澎湃動力。
深耕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
“作為江蘇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核心使命是為江蘇現有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持續提技術供給,支撐服務產業創新生態建設。”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郜軍介紹。
大處著眼,實處著手。融入國家戰略,江蘇產研院積極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265余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建立了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對接達成企業技術合作400余項;建設72家專業研究所,轉移轉化技術成果7000余項……
其中,“人才生態”是江蘇產研院構建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的重點領域。“我們在美國硅谷、倫敦等全球創新活躍地區共建6家海外平臺,與海外76家和國內72家高校與機構戰略合作,整建制遴選引進領軍人才團隊。”郜軍表示,在人才激勵方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按照“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要求,采取“團隊控股”運營公司模式建設專業研發平臺,實行“撥投結合”支持模式實施重點項目,賦予人才團隊技術路線決定權、技術成果的所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釋放了研發團隊巨大的創新活力。
健康醫療產業擁抱數字經濟,讓群眾健康乘“數”而上
在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東部)中心智慧大屏上,生物樣本、基因測序等多模態健康醫療大數據滾動更新,江蘇省13個市、96個區縣、217家三級醫院的衛公臨床數據概況實時播報。這所國內最大的生物樣本庫、行業第一的大數據處理平臺,由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展現了數字經濟對于健康醫療產業的宏觀支撐。
“目前,我們已建成亞洲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矩陣、亞洲規模最大的質譜組學檢測平臺以及行業領先的新藥檢測平臺。”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總經理闞蘇立介紹,東部中心高標準建設江蘇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3萬余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涵蓋全省8000余萬人口,實現健康檔案7400余萬份、門診病例10億多份、住院病例5000多萬份的高質量公衛醫療數據匯聚,實現省域范圍內一、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疾病診療及預防工作中業務系統數據匯聚與統一存儲,數據質量、體量和維度全國領先。
龐大的數據,需要更為嚴格的監管支撐。在基因與細胞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將生物芯片在高通量基因測序上進行測序,“處理后的數據將上傳大數據中心,由生物信息團隊對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幫助企業獲得相關數據報告。”闞蘇立表示,東部中心通過搭建高標準脫敏處理平臺,圍繞“數據不出機房”的模式,建立“實名申請、快速審批、定點調取、分類使用、全程監控、多方監管”的數據安全共享管理規范和先行先試轉化應用流程,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轉化應用“采集、治理、校驗”一站式新業態構建。
加強6G技術研發,實現互聯網核心科技引領地位
5G行業應用持續深化,全球6G研發已提速,6G技術突破和場景化應用何時到來?在紫金山實驗室,一支由首席科學家領銜、領軍人才聚集的攻關隊伍,正以6G架構與核心技術為重大科研任務,率先提出“三全一強”6G發展范式,以“引領發展、補短揚長”為目標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助力我國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實驗室成立4年多以來,圍繞助力網絡強國戰略和數字中國戰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一系突破性成果。”紫金山實驗室科研部部長齊望東介紹,在網絡方向,實驗室構建了覆蓋35個城市,跨10000公里的的大規模確定性網絡,為建立確保所需的技術體系和賦能國家東數西算、碳中和等重大戰略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在通信方向,完成世界上首個6G光子太赫茲100Gbps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創造出世界最高實時傳輸記錄,助力我國在保持5G領先的前提下實現6G引領。
“實驗室發布5G內生安全通信系統、工業互聯網擬態邊緣網關、自動駕駛內生安全原理驗證系統系列成果,為我國工業制造安全和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提供重要解決方案。在平臺方面,初步建成覆蓋揚子江地域,面向全球開放的、支持跨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綜合試驗環境,為加速5G/6G、未來網絡和內生安全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創造條件。”齊望東說。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洪夢琪 國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