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之美,美在歷史,美在山水,美在人民。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南京舉辦之際,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新千里江山圖·錦繡江蘇》。清麗的蘇州園林,雅致的非遺蘇繡,配上細膩婉轉的昆曲,展開一幅絕美畫卷。古今結合、情景交融,帶你畫中巡游江蘇,共同感受驚艷時光之美。
看遍江山壯麗,激揚人民豪情。這個春天,從“錦繡江蘇”起筆,“新千里江山圖”網絡傳播活動正式啟動。古今融合、移步換景,視頻以創新手法帶領讀者巡游江蘇同時,也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勤勞勇敢江蘇人的奮斗故事。南京長江大橋,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花果山風景區……江蘇美景,一屏盡覽;從“奮斗者”號到“羲和號”,從趙亞夫到王繼才……卷中的一筆一畫,記錄下打動時代的人與事。
朋友圈刷屏、短視頻霸榜,這是內容的力量,也是技術的創新。講事實,還要會講故事;而“故事的力量”,說到底還是內容為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傳播體系之本、主流輿論之基,是優秀的內容創作,是扎根中國式現代化火熱實踐的內容創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港珠澳大橋、南京長江隧道……大國工程的背后,有一位重要的功臣——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今年82歲的農業技術專家趙亞夫,已經在田間地頭奮斗了六十多年;王繼才夫婦一同守衛我國黃海的前哨區域開山島,一守就是32年;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一舉斬獲四枚獎牌的張雨霏成為了中國游泳隊里最亮眼的隊員……這些“江蘇面孔”,在“錦繡江蘇”畫卷里,彰顯著磅礴浩蕩的“中國力量”。
全員媒體時代,技術也是硬核支撐。“錦繡江蘇”以微視頻 “新千里江山圖”創意理念和設計風格為原型,融合江蘇標志性成就和文化元素,運用三維動畫、慢直播、手繪海報等多種 形式,推出系列融媒體報道,生動講好發生在江蘇大地上的故事,展現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當傳世名畫遇見秀美江蘇——這樣的創意表達,以融合思維將線上線下聯動起來,改進表達方式、創新表現形式、革新話語體系,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從而實現了主流價值的有效抵達。《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12億,在整體網民中占比94.8%。“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微視頻來傳遞價值、激揚精神,真正實現了共情化的表達、分眾化的引領、社群化的傳播。
風鵬正舉海天闊,更揚云帆立潮頭。在“錦繡江蘇”里,我們被高質量發展的江蘇大地所驚艷,我們更看到征程萬里的壯麗時代在奔騰。(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