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天(9日)對外公布,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5.8%,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延續。
我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
同比增5.8%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7.67萬億元,同比增長10.6%;進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0.02%。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外貿領域,前4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海關月度調查顯示,出口訂單增加的企業占比已經連續4個月提升,外貿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延續。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61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對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對沙特阿拉伯等西亞北非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37.4%和9.6%。
同期,東盟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對東盟進出口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7%;對歐盟進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較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
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進出口同比增長16%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同比增長16%,增速高出全國整體10.2個百分點。
幾天前,在山東榮成石島港,11臺超大型石油液化氣儲罐吊裝上船,發運至安哥拉。這些儲罐每臺直徑8米、長80米、重約480噸。
威海石島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肖圣琛:這是我們的大型石油化工壓力容器首次出口非洲市場,我們的壓力容器產品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巴西、文萊等十多個“一帶一路”國家,今年實現出口額近億元。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我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效應日益凸顯,不斷深化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標志性工程,有力帶動了我國對部分沿線國家相關領域的出口。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今年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保持較快增長,前4個月,進出口增速高出整體10.2個百分點,占比提升到34.6%。隨著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推進,經貿合作水平的提升,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將更加便利,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持續活躍。
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提升至52.9%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41.5萬家,同比增加8.9%,民營企業繼續保持我國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民營企業進出口7.0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2.9%。
五一前夕,廣東這家科技公司收到了一批來自越南、伊拉克等國家的訂單,工人們正加緊生產,由公司自主研發的鈣鋅穩定劑是當前國際上PVC塑料行業備受推崇的無鉛環保助劑。
廣東寶利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寶興:以前一些傳統的穩定劑是含鉛的,對人身體有傷害。今年我們高端的PVC環保穩定劑3到4月份出口同比增長了50%。
依托技術創新和產能提速,企業不斷拓展國際新市場,出口訂單覆蓋東南亞、歐美和非洲等多個國家。近年來全球對新能源、綠色低碳領域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帶動我國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長。
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路子。在外貿領域,民營企業連續4年擔當我國外貿發展的主力軍。
這兩天,一筆品牌薯條訂單經天津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順利裝運發往日本。
海皇食品(天津)有限公司負責人 蔣巖柳:我們新開發的真空低溫油炸薯條現在已經迅速打開國際市場,今年1到4月份我們已經出口了400多萬元,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年底。
民營企業以技術研發帶動產業升級,從低附加值的貼牌代工向自主品牌高質量發展成功轉型。為助力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海關主動貼近企業需求,不斷完善“智慧審簽”等服務。
北辰海關查檢一科科長 張一:今年前4個月,北辰海關轄區民營企業進出口額超15億元,其中自主品牌食品出口超4000萬元,同比增長超10%。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7.0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2.9%。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民營企業是我國外貿最大主體,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好的勢頭,占我國進出口的比重提升到52.9%。近期國務院出臺新的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政策措施,我國外貿企業的信心活力將得到更大提振和釋放,有力推動全年外貿促穩提質。
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同比增10.6%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中西部地區合計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18.4%,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總臺記者 孔令雯)